秋天,張冬梅沒有考上大學,就回到家里種地,她的婚事也便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事日程。
張家孩子多,都是踩著肩膀下來的,年齡差距很小,要是不趕緊成家,難免會影響后面的弟弟妹妹。
張冬梅翻過年就二十了,虛歲二十一,也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老三張衛東早不上學了,在簸箕溝混得風生水起,等嫁了張冬梅,就該考慮張衛東的事情了。
劉強雖然經常在青湖鄉上打架鬧事,可他幫著家里賣肉,也跟著他爹給人家殺豬宰羊,知道掙錢,不是那種純粹瞎混的二流子。
而劉強的父母人品都很好,在青湖鄉有口皆碑,家里條件也不錯。
劉強還有個姐姐已經嫁了人,兩口子雖然都是農民,可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
劉家人早就知道劉強和張冬梅的事情,一直怕張家嫌棄劉強,后來聽說張家松了口,就趕緊托人三番五次地上門提親。
張家人還是打聽了半年,又了解了些情況,才答應了婚事。
劉家人就趕緊走程序,把日子定在了農歷臘月,公歷的明年一月。
臘月里張永泰和張衛東可以提前請假回來,為張冬梅操辦完婚事,就順便過年。
張永泰和張衛東一直在簸箕溝,張冬梅的事情,全程由張勝利和王桃香做主操辦。
當然,周玲也非常上心,經常去劉家的羊肉攤子,和劉強一家聊天,商量婚事的進展。
她拿出張家長房媳婦的派頭,全力支持張冬梅和劉強的婚事。
周玲的身子越來越重,肚子大得像個皮球,卻還是熱心地跑來跑去,樂此不疲。
蘇瓊不放心,老打電話讓周玲請假,回到城里去養胎,周玲卻說鄉下空氣好,多走動走動生孩子的時候也輕松些,蘇瓊只好周末來青湖鄉照顧周玲,每次來都買一大堆營養品。
張勝利和周玲結婚快一年了,兩口子平常就住在供銷社的宿舍里,很少去城里。
蘇瓊見了張勝利依舊面若冰霜,冷冷語。
周末她來的時候,張勝利就回陽曹村,把周玲交給蘇瓊照顧。
重陽節后,周玲的產期不足一個月,張勝利也不敢再讓她待在青湖鄉,就讓她去沙城縣待產。
王桃香早就做好了小娃娃的棉襖,準備了一大堆尿布,等著伺候周玲坐月子。
蘇瓊卻說,她會照顧周玲坐月子,不用張家人操心。
要是到陽曹村,萬一讓周玲在沙炕上坐月子,簡直臟死了!
周玲快生的頭幾天,王桃香和冬梅帶了一大包東西,來到了城里,住在了周家,等著照顧周玲生孩子。
蘇瓊整天呆著臉,王桃香和冬梅就躲在屋里,吃飯的時候才出去。
雖然蘇瓊極其無禮,可王桃香也不在乎,誰讓自己一個農民對了縣長親家啊?
這些屈辱她早就想到了。
反過來想一想,周玲生的可是張家的娃娃,蘇瓊主動照顧,省得自己少操勞,也是好事。
更何況,蘇瓊是沙城縣最有名的婦產科醫生,每年沙城縣一大半的娃娃都是她接生的,照顧孕產婦的經驗比她這個鄉下婦女可強多了。
再說了,周玲是城里人,生活習慣和自己不一樣,讓王桃香照顧她都怕照顧不好。
但是,第一個孫子即將出生,自己就要當奶奶了,王桃香必須來守著,就算蘇瓊再無禮也沒關系。
大雪節氣那天,沙城縣下了一場大雪,周玲終于要生了。
蘇瓊在產房親自給周玲接生,張勝利和王桃香、冬梅,坐在產房外面的長椅子上靜靜地等待。
一聲嬰兒嬌嫩的啼哭聲傳來,王桃香忽地站起來,驚喜叫道:“聽聲音,是個丫頭!”
“沒錯,我聽著也像丫頭!”冬梅也欣喜叫道。
張勝利沒有說話,卻趴在產房門口,隔著門縫往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