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這下舒服了吧?”
“嗯。”
“走,開會去!”
“好吧。”
還沒走到會議室,秦淼就聽到里面響起的聲音。
“測繪仿制幻影2000的發動機,我們不同意!”
“沒錯,我們410廠,搞了這么多年的渦扇六,現在眼看就要成熟了,我們絕對不會看著國內另起爐灶,研發一款全新的發動機,我們就該集中全力,研制一款發動機!”
秦淼皺起來了眉頭。
難怪林老這么著急把自己找來,原來是出了這些爛事!
有人爛泥扶不上墻,偏偏還要使勁吹,使勁搶!
六十年代,伴隨殲九的研發,國內相關部門開始研發配套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設計指標推重比為6,加力推力12.5噸。這就是對標國際上最先進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了。
1965年立項,1966年開始試制,1968年,就裝到了臺架上,開始試車,這一試,就到了現在。
啟動困難,壓氣機喘振,噪音高,振動大……數不清的問題在等著研發人員,就這樣,折騰到了1980年,相關部門給上級匯報,合格了,達到了設計指標!
再然后,就更進一步,發展渦扇六的改進,加力推力增加到138.2千牛,推重比提升到.
這什么概念?
對比當時美國最先進的f100發動機,1968年研制,1974年交付空軍,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這種發動機還因為不成熟,導致f-15戰斗機大面積趴窩!
這樣,一直改進到八十年代,f100-pw-220,才算是穩定下來,最大加力推力也不過十噸出頭,推重比7.4.
僅僅看這些數據,就能知道渦扇六是個面子工程了,搞航空發動機,哪里有那么簡單的,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忽略了科學研究規律,又怎么可能成功!
不用說空軍了,就連研發人員自己,都對那些測試數據沒底,數據怎么來的,他們心知肚明。
就算是這樣,還照樣把改型給通過了定型試車,然后……項目就下馬了!
在后世,說起渦扇六來,有人感慨,如果當初再堅持下去,如何如何,秦淼只能呵呵呵,堅持下去,照樣也是個爛項目!
再然后是渦扇十,這個項目78年預研,87年立項,05年完成定型審核考察,就這樣,最多裝在雙發的蘇-27上,單發的殲十絕對不敢用,還得繼續咬牙采購三姨夫。直至2010年后,才開始使用。
就算是從87年算起,也是二十多年才磨成了一劍。
而在這些年里,渦扇六的研發團隊,占了大量資源,還對其他項目指手畫腳。
比如斯貝發動機項目,原本計劃定點410廠的,但是,他們堅決抵制,認為斯貝會干擾他們的渦扇六,于是,上面只能定點430廠。
現在,有了m53發動機,打算展開測繪仿制,他們更是視為眼中釘了!
這會議,不知道開幾天了吧?一直都在打口水仗,所以,空軍才會急著把自己給叫過來。
秦淼皺著眉頭,走了進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