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之中,一個星期的時間悄然而過。
西北,巴丹吉林沙漠,國家靶場。
1958年,彭老總指示在這里建立綜合性導彈實驗靶場,1959年,空軍第三訓練基地在這里組建。
不管是各種彈道導彈,還是火炮和炸彈,都是在這里實驗的,這里相當神秘,被稱為東方的51區。
四周是荒涼的沙漠,一旦起飛,砂礫橫飛,打在臉上生疼,這片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帶著無數神秘的氣息。
而現在,在這里,又建設起來了一座全新的建筑。
從外面看,像是一座小樓,但是,建筑它的人卻能知道,這東西,簡直就是一個整體的水泥疙瘩。
“你們說,上面在想什么呢,建造這樣一個大水泥塊?”
“是啊,里面捆的鋼筋也是密密麻麻,我的手都磨了幾個血泡……吃苦咱們不怕,只是……”
“都說什么呢?注意保密紀律!”就在此時,工程兵的連長走了過來:“集合,我們回宿舍!”
很快,嘹亮的歌聲響起。
“日落西山紅霞飛……”
歌聲中,工程兵們上了汽車,返回基地。
當進入基地的時候,一架運八剛剛降落下來,后面的尾倉門打開,一輛重型卡車從里面開了過來,后斗里是一個圓柱體,外面蓋著偽裝網,見多識廣的眾人,頓時就有些懵了。
這……
啥東西?
說導彈吧,有些小,說炸彈吧,又有些大!
卡車開向了旁邊的停機坪,那里,一架轟六早就等待著了。
“同志,你們可算是來了!”
“嗯,我們的炸彈尺寸已經給你們了,你們能解決掛載問題吧?”秦淼看向了轟炸機。
“沒問題,我們已經加強了掛架。”為首的人穿著藍色的勞動布工作服,上面還赫然寫著陜西飛機廠的字樣。
“陸廠長,真沒想到,你居然親自過來了!”跟在秦淼身邊的祝老感慨地說道。
祝老幾乎是全程陪同,看完了炸彈的生產,又來這里跟著看效果,他在國內的軍工行業是老資歷,認識的人當然更多。
陸頌善,1940年畢業于交通大學機械系,之后去英國留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辭去了西方的高薪工作,返回祖國,先在沈陽的飛機制造廠當副總工藝師,當西安的172廠開始仿制圖-16的時候,又被調到了西安。
殲5、殲教1、轟6、運7、運8……國內的很多飛機,都有他的參與!
現在,他已經是西安飛機制造廠,也就是172廠當代理廠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