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淼心中倒是很坦蕩,時代發展的紅利,自己已經給哈工大的教職員工們爭取到了,就看大家伙能否把握住了!
后世有句話,說得很清楚,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房地產的紅利,就有很多人都能吃到,就拿后世來說,05年買一套房子,08年賣掉,15年買一套房子,19年賣掉,都能賺大錢,其他方式也有,比如說,2019年,把自己的房子賣掉,到了2025年,把房子買回來,就會發現,手頭還能剩一大筆錢。
1980年,東方商品房改革的元年,對很多人來說,買房子這種事,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單位能分房子,干嘛要買?
單位分的房子,那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后世的單位房,想要變成個人戶,那也得繼續給單位一筆錢,雖然比商品房便宜,那也得花錢啊!
商品房改革,那也是歷史的必然。
1949年,人均居住面積4.5平方米,1978年,下降到了3.6平方米,而且,還有一千多萬的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這些人涌進城市,更是沒法住了!
怎么辦?
繼續蓋房子,分房子?
那圍繞分房,還不知道會產生出來多少問題!更何況,壓根就沒這個錢!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前三十年內,國內累積用在住宅上的投資不過374億元,年人均住房投資還不到十元,國家根本就沒辦法解決住房問題,于是,只能推向市場。
商品房制度,自身沒有錯,錯的是圍繞著這個利益鏈條下的無數人的貪婪,以及監管的缺乏,讓很多買房的人血本無歸。
后世,這些也都在解決,比如說,房子達到交付條件才能賣,而且,開發商拿到錢的同時,業主就能拿到房產證。
這些問題,不是秦淼能解決的,他也不關心這些,他只是想要給哈工大的教職員工們謀福利。
誰想要房子,就花錢來買,沒錢?那就先欠著學校,以后還。
現在覺得四五千塊錢是一筆巨款,幾年之后,這些錢還是錢嗎?
通貨膨脹的啊!
八十年代后期,價格闖關,市場上的商品價格,嗖嗖地漲!1987年1月,cpi就突破了百分之五,到了1988年1月,cpi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點四,2月,因為過年,更是高達百分之二十八點四!
1980年,平均月工資40塊,1989年,平均月工資175元!到時候,哈工大的教職員工們,估計能領到五百塊的月工資,這四五千的房子,加上利息才多少錢?
自己說的可是二十年,這要是到了1999年,普通人月平均工資就六百多,哈工大的,上千了吧?
后世,無數人都感慨,當年房價才幾百的時候沒上車,現在買不到了!大家伙都想著用自己二十年后的工資,去買二十年前的房子。
現在,秦淼給提供這個機會!
哈工大的發展日新月異,也不會在乎這點錢,就算是像過去一樣當福利房也行,但是,那樣會有無數不要臉的人跳出來,教職工或許還有原則,家屬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