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靈魂附體、呃,或者娘所說的“穿越”,這樣的事太離奇,是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包括他最敬愛、信賴的大哥和義父。
這……太匪夷所思了,不是簡單的信任不信任的問題。
書瑤一個人愣神了很久,她應該從哪里聽到、或者看到“傻哭啦”同倭人的關系呢?必須能讓義父和大哥相信,還最好是無法查證的……
突然,書瑤的眼睛一亮,抿著嘴笑了。
蹙了好半天的眉頭終于打開,剩下的事急不得,再著急也沒用,總要等大哥和義父回來不是?
書瑤走過去將門后的栓子拉開,開了門,回到榻上,拿了一本游記看。前世,從6歲到14歲,她一直被關在慕容府里,足不出戶,又從不看書,所接收的信息就是慕容府安排給她的“教養媽媽”反復對她訓示:三從四德,孝為天,女子無才便是德,身為長女必須以家族、慕容府的利益為重,能夠為慕容府犧牲自己是她的榮幸和榮光……
書瑤自己的小書房里除了有四書五經、女四書、詩詞、名家字帖,還有不少傳記、游記等,都是金喜達和書杰給她買的。他們認為男子可以游學、可以四處歷練,而女子一生人都沒有什么出遠門的機會,少了許多樂趣和見識,只有從書上彌補了。
見內室的門開了,柳媽媽端了一碟切好的水果進來。一般情況下,書瑤關了臥房的門,都是在打坐練內力(當然。實際上是進紅木箱練氣了)。身邊的人都知道不能打擾。還會輪流在門口守著。
書瑤這會兒有心情八卦了:“媽媽,陳月瑩的事你知道的吧?陳伯爺真的由著陳夫人折騰?”
柳媽媽諷笑一聲:“不由著又能怎樣?那陳月瑩在馬府落了水塘,被八爺給救了,濕漉漉地抱著,還能再找到別家愿意娶她?話說那陳三姑娘可是很羨慕馬家的富貴呢,也許這還是‘正中下懷’。”
書瑤搖搖頭:“又是落水塘?這些人就沒點別的花樣?”
“內宅不就那么些事,旁邊看著的人誰不是心知肚明?”柳媽媽不屑地笑道,“不過他們也算是郎情妾意了。落水只是弄出來堵陳伯爺的嘴罷了。陳伯爺也是倒霉,娶了那么個不著調的夫人,結果教出一個更不著調的女兒。”
這就是人常說的“娶妻娶賢”、“妻賢夫禍少”了。
“不過,最慘的還是慕容尚書啦,”柳媽媽興奮的口氣實在是裸的幸災樂禍,“聽說現在連句完整的話兜不出來了,麗妃求了圣恩出宮探視,慕容尚書拉著她的手,卻只能說出‘看著’兩個字,然后一直流眼淚。”
“哦?”書瑤奇道。“他是想說‘看著慕容家’‘看著慕容大爺’吧?”
柳媽媽贊許地點頭,這個孩子自小就靈慧。真正是反應敏捷,一點就透。更難得的是還低調、不喜張揚。
現在外面傳揚的都是兩侯府姑娘夏書瑤是個有福運、有佛緣的好命人,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說酸話,譬如“可惜出生于市井,底蘊難免差些”、“根不正、苗不貴”、“從沒聽說過她的琴棋書畫咋樣,也不知有沒有拿得出手的?”“幸好有個宮嬤在身邊,否則做了世子妃,也不知道會不會把雍親王府管成一團亂……
這些話傳到書瑤這里,她只是淡淡一笑:“嘴長在人家臉上,還能不許人家說話?還得一個個去她們面前證明一番不成?你越在意,人家就越喜歡說,你不搭理,她們說著說著自己就沒趣了。”
這就是氣度了,就是所謂“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當。”真正有才的人從來不去想要怎么樣證明自己,那些只是追名逐利罷了。
書瑤不知道柳媽媽心里把她抬得如此之高,夸得像奪牡丹花似的,她正在感慨:“慕容府最厲害的就是慕容尚書和麗妃,如今慕容尚書奄奄一息,想來能托付的也只有麗妃了。”
柳媽媽“嗤”道:“現在的麗妃可不是從前那個妃,她自己還在想方設法巴著別人呢。再說了,后宮嬪妃幾年也出不了一次宮,她就是有心也無力不是?還能天天召慕容紫燁進宮?現在慕容尚書還沒閉眼呢,慕容家已經開始亂成一團,有人在爭權,有人在轉移產業,都在比誰手快。看來,那個家族里看好慕容紫燁的人可沒幾個。也就是麗妃還在,且還有個九皇子,否則……真難說了。”
書瑤二人聊了一會兒,藍錦一臉喜氣地走了進來:“姑娘,南宮家的年禮也到了,不少稀奇玩意呢,聽說都是從西洋帶回來的。大奶奶挑了好些送過來,說讓您挑喜歡的收起,不怎么喜歡的就留著以后送禮什么的。姑娘,您這會兒要看不?”
書瑤放下手中的書,笑道:“好啊,就怕我哪樣都舍不得拿去送人了。”每次有什么新奇東西,大嫂多是緊著她和書文,大嫂挑選、送過來的的,肯定無不是好東西,而且必是適合她的。
藍錦忙道:“呵呵,大奶奶還說了,喜歡就都收著。送過來的只是純粹女子的用物,還有不少擺件之類,等老夫人、老爺、二爺挑過之后,姑娘再挑些做禮物用。
藍錦向外面招呼了一聲,四個小丫鬟抬著兩個大托盤進來了,一個托盤中是珠花、首飾之類,不過多數亮晶晶的,跟大周的不是很相同。大周的名貴首飾多是金、銀、以及玉、珊瑚之類的各種寶石,還有一些稀有木料做的。而西洋首飾多是用琉璃、水晶石、還有特別閃亮的金剛鉆制成。
據南宮淼透露,這些琉璃、水晶、金剛鉆什么的在西洋并不是非常貴,但因為海運風險。加上帶回來的數量畢竟有限。價格自然定的奇高。還不是輕易能買到的。
有一次書瑤去誠意伯府看望念兒,送了一只鑲著繁繁點點金剛鉆的牡丹花簪給念兒,就看見陳夫人和陳月瑩的眼睛比金剛鉆還要亮,一副恨不得伸手搶的陣勢。
當時書瑤玩心忽起,故意對念兒說道:“念兒姐姐,這簪子是一對的,兩只一模一樣,我自己留著一支呢。你可不能將這支送人噢。否則我會生氣的。”
瞬時,她眼尾的余光就看見陳夫人和陳月瑩二人變了臉色,陳月瑩還不甘地瞪了念兒一眼。
那倆母女走后,書瑤和念兒兩人笑成了一團。書瑤就是想不通,陳夫人好歹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又是伯爵府的當家主母,怎么就那么眼皮子淺?恨不得把念兒的東西都直接搶過去給陳月瑩作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