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夫人母女出了門,念兒才輕嘆出聲:“瑤兒妹妹,以你現在的身份,這些都是難免的,以后還會更甚,你也不用太在意。”
書瑤正在奶娘的幫助下小心地將長命鎖給小寶寶戴好,笑道:“嗯啦,我知道的。念兒姐姐,我給你帶了些補身的藥材,柳媽媽說都是你現在這個時候最適用的,你可別說我只疼寶寶不疼你哈。”
屋里幾人都禁不住笑出聲來,張媽媽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陳夫人和陳月瑩出丑沒什么,反正在自個兒府里,只要瑤兒姑娘同自家姑娘之間沒有芥蒂就好。
柳媽媽也欣慰地笑了,這兩孩子還真是單純,也……與眾不同。
一般情況下,不應該是一個表示歉意,一個大方地表示“與你無關”嗎?
比如:“瑤兒妹妹,不好意思,我替婆婆和小姑向你道歉。”
或者:“我不知道她們會這樣,真的,瑤兒妹妹,你不用理會她們”
然后書瑤回答:“念兒姐姐不用擔心,這事與你沒有關系,我們還是好姐妹。”
……
可是這兩姑娘完全不把那母女倆的一場鬧劇放在心里,就這么輕輕地抹過去了,更談不上著急著去解釋什么、表達什么,似乎根本就不擔心彼此有什么誤會。
柳媽媽自嘲地暗嘆一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兩孩子都是心思干凈的姑娘,她們之間的友情也是純真的、自然的。目的純正。心也就通透了。又哪里需要刻意地去維護?
念兒產后需要多休息,書瑤同念兒聊了半個多時辰,也沒在誠意伯府用飯,就告辭了。
回到永平侯府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老夫人院子里報歸。書瑤四人同金老夫人相處的很好,請安、報歸比一般人家的親孫做的都好,主要是誠心,沒有敷衍、不為形式。
在三兄妹眼里,只要義父認金老夫人這個娘。金老夫人就是他們的祖母,圣旨上有沒有說又有什么關系?
三兄妹同金喜達的親情是多年來點點滴滴中累積起來的,即使沒有“賜親“圣旨,他們也是視義父金喜達如親父的,何況還有夏霖軒臨終前的訓導?
那日,夏霖軒趁著金喜達下山的時候,特意把三個孩子叫到身邊,鄭重地說道:“不論你們義父以后有沒有成親生子,你們都必須誠心孝敬奉養,等同親父。若他有了子嗣。也等同你們的親弟親妹,必須真心對待。我和你們娘這輩子欠你們義父太多。而他對你們也是視如己出,無論從哪方面說起,你們都不能有絲毫不孝之舉。”
書瑤剛走近大廳,就聽到歡笑聲,其中小寶兒糯糯的笑聲聽了就讓人禁不住跟著歡欣。書瑤揚起嘴角,今日書文正好沐休,這是又在說什么樂子逗祖母開心了吧?老人家喜歡小孩,喜歡熱鬧,現在書文和小寶兒可是祖母跟前的紅人。
燕媽媽正好走出來安排一些事,看見書瑤,笑道:“姑娘回來了?忠國公世子爺、還有小七少爺來給老夫人請安,里面好熱鬧呢。”
“墩子哥哥來啦,好多年不見了呢。”書瑤真的很開心。他們回玉林的前一年,鐘嘉義被老忠國公帶回老宅去了,而他們回京的時候,鐘嘉義離京外出未歸,所以算起來有四年左右的時間沒見到了。
廳里的小寶兒聽到聲音奔了過來:“瑤兒姐姐,給我帶糖葫蘆了嗎?”
書瑤大樂:“你這個小饞貓千交代萬交代,瑤兒姐姐哪能忘記呢?”書瑤身后的紫錦趕緊將一個紙袋子遞了過來,里面是兩串晶瑩欲滴的糖葫蘆,小寶兒頓時眉開眼笑,還不忘要拿去給老夫人嘗一顆。
敏感的書瑤感覺到投在自己身上炙熱的目光,一抬頭,對上一張俊朗的臉,正是忠國公世子鐘嘉義。雖然與四年前相比還是變化了不少,但是那柔和的眼神卻一下讓書瑤想起多年前那個總是給她帶精致糕點的墩子哥哥。
鐘嘉義看著越發亭亭玉立、已見少女風姿的書瑤,心里越發酸澀。沒見到總想著,總算見到了,又能怎樣呢?眼前這個朝思暮想的人兒如今已經名花有主。喜歡她,又怎能再有絲毫“不當”的想法?母親說過,女子名聲重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損害她的名聲。可悲啊,原先還能想想,現在連“想”都是對她的褻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