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然無所謂道:“父親看中哪家?”
“跟我一樣,馬家,”郁先生難得一副“我就知道”的得意,“其實司馬家的那位妍郡主也是不錯的,她死去的父兄在軍中的威望至今還是很高,她自己又深得太后喜歡。
不過現在那位得了方位圖,我們要想得到火器制造的秘密,就必須借助馬家的力量。從尋寶藏到找工匠研究、再到督造火器,馬家參與的機會總是比較大,而且馬家在軍中的勢力也不可小覷。”
正然嘴角抽抽:“你們別忘了,馬家的外孫可是爭儲位的熱門。”雖然對那幾個人選他都沒有意思,不過,司馬妍年齡小些,就算定親,也至少要等三四年才能成親,這點讓正然比較滿意,畢竟,三四年可以發生很多事。
郁先生搖頭:“就因為馬家本來有圖謀,我們才能掩藏的更好,馬家會以為你是為二皇子的利益出謀劃策。那位萬一發現什么,也只會歸咎于馬家和二皇子的不安分。”
正然郁悶道:“既然你們都決定了,我也沒什么好說。”說完又甩手飛了一枚飛鏢出去,正中紅心。
郁先生愣了一下,突然想到什么,“噗哧”笑了出來:“少主,你莫不是喜歡上妍郡主了?”少主也十七了,早就該到情竇初開的年紀。
“哪有的事?我見都沒見過她,”正然的耳朵尖可疑地紅了,趕緊轉移話題:“對了先生,夏書杰真的會無影掌和無影劍嗎?”
提到這個。郁先生的臉色立即嚴肅起來:“現在哪有人見過真正的無影掌和無影劍法?不過。根據武癡先生《名武錄》里對無影掌、無影劍的描述。應該是的。”
武癡先生是前朝的一個奇人,姓武,還是出了名的武癡,不過他“癡”的只是見識各種武功,記錄下其招式和威力,并無意深探和偷學,就像作一個簡介一樣,倒是沒有什么人追究他。自己的武功能入武癡先生的眼、上他的名錄。也是一種虛榮。
武癡先生以兩本有名的名錄聞名:《名武錄》和《名器錄》。顧名思義,《名武錄》記載各種武功,《名器錄》則記錄各式武器、暗器。
武癡先生死后,武家每一代子孫中總有一人化名“武癡先生”,繼續他的武癡事業,不斷完善他的兩本名錄。
日子久了,江湖上形成一種意識,沒有列入“武癡先生”名錄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武功和微不起眼的武器。不甘心的人還會尋上門去演練一番,讓武癡先生見識到其精粹威力,好記錄下來。
大俠士“無心”的無影掌、無影劍都列入《名武錄》。排名前三,其無影劍也列入《名器錄》。同樣排在前三。
還有鐵扇老人的封爐之作“擎月弓”也是在《名器錄》中排名前三的名器。
正然在武科考中跟書杰比試過幾次,書杰都沒使用無影劍和無影掌。正然的眼眸中有點黯然:即使在會試中,書杰輕輕松松奪了武狀元,還是藏拙了?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這次書杰進京路上,他們前后派了三批人過去,不但大敗,還極盡狼狽,大部分人中了奇怪的毒。
最后,就要接近京城了,如愿坊孤注一擲、全力出戰,派出前十名高手聯手圍攻書杰,竟然都沒有拿下他,還折了三個人。也就是這次的交鋒,讓正然認識到兩個事實。第一,書杰的武功大大高出他的想象;第二,表面溫文內斂的書杰,并不是只會一味地玩清高、狹義,他一點沒有大多數正統讀書人的迂腐,必要的時候照樣“心狠手辣”。如果不是郁先生親自出戰了,并親口所說,正然絕不會相信書杰會使用暗器、會用毒。
郁先生談起書杰也是唏噓不已,他從來就沒有小看書杰,可是很明顯,還是低估了。他真是想不明白,才十九歲的夏書杰如何達到如此功力?就是吳震子和夏霖軒,應該都不是夏書杰的對手吧?
還有,夏書杰的無影掌和無影劍法究竟是哪里學的?他們也在玉林鎮這么多年了,附近如果真的有什么無影派傳人出現,如愿坊不可能不知道。而書杰進京前,基本上沒有離開過玉林鎮。
另一件他怎么也沒有想到的事,是第一捕頭夏霖軒竟然是皇帝的“暗樁”。掩藏的好深啊!主公說的對,皇帝陰險深沉,手下很有一批能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正然擔憂道:“那位給了夏家這么大恩典,現在夏書杰是永平侯世子,很快就會是永平侯,恐怕沒那么容易籠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