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霖宇現在倒是把希望寄托在聰明、有心計有耐力的書晴身上,希望書晴能早日跟那落魄的郭家退了親,然后再找一個“大貴”或者“大富”的人家,以后也好幫襯夏府和兩個兒子。
周氏雖然郁悶,甚至有些難過。可是夏霖宇和書晴都堅持,她也就只好放棄跟書晴一路去的想法。不過她還是想去玉泉寺的,這么大的盛會她怎么能不去?在這個小縣城十年也碰不到一次。府里的馬車給書晴用,她就去蹭三房俞氏的馬車好了。至于婆婆夏老夫人,最近身體不舒服也去不了。夏書琳?就算了,一架馬車擠不了那么多人。庶女而已,本來就是方便就帶去,不方便就拉倒。
三日后。天剛蒙蒙亮,書瑤如約同楊夫人、書晴匯合,三輛馬車緊跟著向玉泉寺所在的白猴山駛去。白猴山占地很大,除了三座主峰外,其它還有不少不很高的側峰。夏霖軒、甄子柔就埋在一座離主峰較遠的側峰。那座山頭不高且寬,不少人在那圈買了整片的墳地。
馬車行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山腳下。這里已經停了不少馬車,很多來聽講經的夫人們都到了,不少還是從周邊府城、縣城趕來的。
玉泉寺在峰頂,爬上去還要一個時辰左右。當然,這一個時辰是指一般女子的腳程。比如現在書瑤和藍錦還只是臉不紅氣不喘地“悠哉慢行”,已經把楊夫人、柳媽媽、書晴一伙人落下好遠。
看見書瑤主仆倆站在高處欣賞風景等著她們,楊夫人喘著粗氣跟柳媽媽說道:“小孩子就是能跑啊,看瑤兒跟走平路似的。”不止書瑤和那小丫鬟,怎么連柳媽媽的精神都這么好,幾乎沒怎么喘,哪里像她這樣上氣不接下氣?
“可不是?我們姐兒前幾年還小的時候總喜歡跟著大少爺去爬山,大少爺去九嶺山狩獵經常都帶著她,所以她爬山可輕松。”柳媽媽笑著應道,心里卻得意地想:我家姑娘若是展開輕功,這會兒恐怕早已經“飛”到玉泉寺門口了。
書晴真是一臉羨慕啊,人比人氣死人,這書瑤年紀比她小四歲,怎么連爬山都比她快數倍?當她香汗淋漓地趕到書瑤等待的地方,簡直郁悶死了,看書瑤的氣色精神,誰也不會相信她是爬山上來的,被大風刮上來的還差不多,一點疲累的反應都沒有,小臉上也不見一絲汗。書瑤才九歲,沒有像她一樣要戴著帷帽。
隔著書晴帷帽上的娟紗,書瑤似乎看出書晴心里的疑惑,似不經意地笑道:“這里真涼快,風可通透,剛剛爬上來一臉汗,這會兒都讓風吹干了。”
書晴一想,可不是?書瑤跑得那么快,在這里都等了一刻多鐘了,哪里還有汗?還會急喘?早就“心平氣靜”了不是?這么一想,心里才舒服多了,本來嘛,都是人,還是小姑娘,又不是神仙,跑得快些有可能,登山如履平地怎么可能?除非是江湖傳說里那些會飛檐走壁的女俠士。
就這樣,書瑤輕輕松松地走一大段,再找個視野好的地方邊看風景邊等待,好不悠哉!如此閑逛似地到了峰頂玉泉寺門口,接過藍錦遞過來的皮囊喝了幾口增靈過的水。書瑤神清氣爽地找了一塊凌空橫出的巨大石頭,坐在上面開始俯瞰山峰四下的美景。
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倉松,自然天成、造型各異、惟妙惟肖的山石,變幻莫測的云海,構成了一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在云霧的動靜之間,書瑤竟然看到一道絢麗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橋,架在遠遠的兩峰之間。
“藍錦,畫板!”書瑤欣喜地叫道。幸好她早有準備,讓藍錦帶上了畫板,不然錯過這樣的美景豈不可惜?她要畫下這美景,然后繡一副坑屏,蘭姨最喜歡彩虹,今年給威遠侯府的年禮可以加上一副坑屏。
藍錦幫書瑤支好畫板,站在一邊守護,書瑤則很快沉浸于作畫之中。
當然,她只是畫了整體輪廓和特別驚艷的元素,其它細節只能先存于腦海之中,回去再填補上。畢竟今日是來聽大師講經的,楊夫人、書晴她們很快就要到了。
書瑤專心于自己的世界,全然沒有想到不遠處一棵大樹后,一個一身黑衣、戴著黑色帷帽的人正在注意著她。
黑衣人身后,另一個穿著灰衣、帶著灰色帷帽的人不解地問道:“少主,你一路上盯著這丫頭做什么?不過歲的黃毛丫頭有什么好看?”
黑衣人冷聲道:“你不覺得這小丫頭太活力了一些?這么高的山,她如履平地,臉不紅氣不喘。可是看她的樣子又不像習武的。”
灰衣人“嗤”了一聲笑了:“習武?就那瘦兮兮的小豆芽身板?跳舞還差不多?小姑娘輕便,所以跑得比較快吧?哪里如履平地了?”他用輕功跟著少主上來還喘了一陣,那小姑娘臉不紅氣不喘?少主太夸張了吧!
ps:
感謝淡雨思涵書友的平安符!謝謝啦!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