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廠長聽到胡廠長同意,開心得不得了,立即道謝,又看向姜海棠。
“姜同志,你們胡廠長都同意了,你能不能抽空到我們機械廠的展臺幫幫忙?當然,不白幫忙。”
說著,朱廠長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合作協議。
“你要是愿意幫忙,我們機械廠不僅給你額外的獎金,還會給你記一大功,以后廠里有什么好機會,肯定優先考慮你!”
姜海棠接過協議,仔細看了看條款,想著都是金城的廠,能幫一把是一把,便爽快地點頭答應。
“記大功和廠里的機會,我怕是用不上,我是紡織廠的人。”姜海棠笑著說
不過獎金很豐厚,這就夠了。
“海棠同志,你以后在紡織廠上班的同時,也可以在我們機械廠兼職嘛,不要求你每天上班,只要偶爾指導一下我們的技術人員就行。”
這是朱廠長花了不少電話費和廠長商量好的。
“在機械廠的待遇和紡織廠一樣,十八級干部工作,特聘崗位。”
啥?
不要說紡織廠的其他人,就是姜海棠自己都震驚了。
朱廠長不會是喝醉了吧?
找個兼職,給十八級的待遇?
她自己都覺得有點虧心。
胡廠長氣呼呼地沖過來:“你這不地道啊,老朱。”
“胡廠長,人還是你們的人,我們就是借用,借用啊!”朱廠長現在也不想著把人挖過去了。
開玩笑呢,這樣的寶貝,換成誰家都要拼命留下。
要是他們敢想著通過不正當手段把姜海棠調動到機械廠,估計老胡能和他拼命。
既然不能獨占,共享也行!
從這天開始,姜海棠開啟了在紡織廠和機械廠兩個展臺之間來回奔波的日子。
每天給外賓講產品、協助處理外貿訂單的細節問題,核對合同條款、翻譯技術資料,忙得不可開交。
好在,兩家廠來的年輕人多,在姜海棠有意識的培訓下,現在已經能磕磕巴巴地說一些簡單的英語,和外商做基本的溝通,
這日,機械廠的人氣喘吁吁地跑到紡織廠展臺找姜海棠,說來了客商,沒有翻譯。
姜海棠急匆匆地跟著過去,就看到向文濤和幾個年輕人站在一旁,面對外商結結巴巴地用著蹩腳的英語介紹。
外商顯然沒聽懂這幾個華國人說的是什么,一頭霧水。
就在他們轉身打算離開的時候,姜海棠立即向他們打招呼。
溫和的女聲安撫了外商焦躁的心,接著她用通俗易懂又專業的英語向外商講解每臺設備的優勢和技術亮點。
這位來客商對機械廠的機床很感興趣,但對設備的精度保持時間和售后服務提出了質疑。
“先生,我們的機床采用了最新技術,經過嚴格的測試,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精度可以保持長達五年。而且我們有專業的售后服務團隊,一旦設備出現任何問題,我們會立即派人上門維修。”
說著,她拿出設備的測試報告和售后服務資料,遞給客商。
對方仔細查看后,連連點頭,最終,這個單子順利簽下。
朱廠長高興得不得了,嘴角壓都壓不住,一口一個海棠,一口一個小姜,叫得那叫一個親熱。
向文濤覺得自己是真的要在朱廠長這里失寵了。
不過,誰讓人家小姜同志有真本事?
能說外語,還熟悉機械。
“姜同志,還好有你,要不然,這幾天的單子我們肯定拿不下。”
“這是我應該做的。”姜海棠立即回答。
可不是應該做的嗎?
機械廠給的待遇真的太好了。
兩個人正說話,一位亞洲面孔的客商到來。
在了解到需求之后,姜海棠給他按照需求介紹了一款新型鍛造設備。
看著姜海棠應付得游刃有余,幾個年輕人暗暗鉚足勁兒開始偷師學習。
在距離廣交會結束還有五天的時候,姜海棠再次見到了吳慧婷。
吳慧婷拎著好幾個手提袋過來的。
“這是我們廠里自己生產的成衣,我讓人從香江寄過來的,是我感謝你們幫我的謝禮。”
姜海棠和陸良辰都推辭不肯要,但吳慧婷堅持這只是謝禮,如果他們不要,她會過意不去。
他們只能道謝之后收下。
不得不說,香江那邊的衣服設計就是比內地要強上許多,姜海棠將衣服拿出來,韓知秋立即發出看了驚嘆。
“這衣服果然漂亮,海棠,你穿著這衣服在廠里,妥妥廠花。”
姜海棠嗔怪地說:“又胡說八道了,以前看著挺穩重的韓干事,來了一趟花城,和原來都不一樣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