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震驚:“娘你說什么?我爹給我大伯跪下了?”
馮苗沒瞞著:“嗯,小珊子不是娘說你,年紀和姜棗差不多,人家都知道為自己生活算計,你呢,還把她當親姐姐,天底下除了爹娘會真心待你,你在外面面前終歸是外人。”
“你落在姜棗手里幾次了?哪次吃到好?”
“你和她吵能吵贏嗎?眼巴前最重要的,是趁姜棗下手禍害你之前,趕緊嫁到蕭家才行。”
姜珊第一次把蕭明生帶回家的時候。
馮苗和姜大河那是一千個,一萬個不同意。
死了老婆還有倆孩子的鰥夫,誰能看得上?
架不住蕭明生今個兒送點米,明天送點肉,糧票布票大把往這送,前幾天姜珊舅舅生病,原本要花三五塊點滴錢,蕭明生看是自家親戚,批了條子就花了兩塊多。
別看只是一兩塊的差距。
那可不是錢的事,是馮苗面子的事情。
她是出嫁閨女,于娘家來說便是外人,因為小珊子她隔三岔五回去找兄弟幫忙,時間長嫂子肯定不愿意。
這么多年過去,終于硬氣了。
一來二去,馮苗和姜大河認可蕭明生。
“閨女啊,蕭水生再好他也看不上你,蕭明生不差啥,趁著他家里孩子不大,早點嫁進去把持家里,孩子大了心眼多,主意正,不親你。”
“再說,你早一步嫁過去,和蕭老爺子蕭老太太打好關系,讓他們給你做靠山,等姜棗嫁進去勢必矮你一頭。”
閨女還是太小了,很多事情想不清楚。
姜珊和蕭明生的婚事,在馮苗的推進下,一個月內落實了。
十一月,鵝毛大雪不要錢的下了幾天幾夜,街道上白茫茫一片。
姜珊穿著蕭明生他娘做的新棉襖,水紅色的,顏色可正了,里面放了二兩多的棉花,厚實擋風,美滋滋出嫁了。
姜杏結婚姜大河人沒去,也沒走禮錢,禮錢都是蕭明生走的,留的也是蕭明生的名字。
姜珊結婚去不去的問題,可難倒了姜大山。
好在中午火車到站,瘦了一圈,黑了好幾個度的劉春花同志下車了。
她回到家先喝了大半瓢涼水,喝完抹了把嘴巴:“去啊,干嘛不去?”
“蕭明生和咱沒啥大往來,他和姜珊結婚,咱們就把帳寫你姜大河禮帳上。”
不為別的,就為了出門閑聊,她有話說啊。
姜大河沒隨禮姜杏的婚禮是事實吧,他們去姜珊家隨禮是事實吧,誰又知道蕭明生走禮了呢?
外人只會道馮苗和姜大河不仁義,姜大山和劉春花不計前嫌。
劉春花不僅要去隨禮,還帶著一家老小去隨禮!
出門前對著家里幾口人說:“咱們今天隨兩塊,肚皮都掙點氣給我吃回來,尤其是老三,知道嗎?”
結婚都趕著周末才不扣工錢,姜棗放假在家。
她乖乖點頭:“知道了娘。”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