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張地說,于雷要是不在,他見到小八都得繞著走。
五姐想了想,最終答應下來:“行吧,我會和她說,見你如見我,必須聽你的!”
羅旭打了個響指,合作愉快!
兩人握手間,五姐的衣領才自然松開,羅旭暗嘆著,嘖嘖,今晚問問姍姍有沒有空。
談好合作,兩人便下了樓,五姐和小八說完,小八自然是不干的,不過見五姐認真起來,她也只得嘟起嘴,哦了一聲的同時,也使勁瞪了羅旭一眼。
送走五姐、小八,羅旭見文化街里依然沒什么客流,便帶上了徐文斌幾人去了上開八臺里新文化廣場。
其實新文化廣場,可是有著不少年歷史了,在那個以聽隨身聽磁帶為時尚的九十年代,這里便是整個華北地區音像領域的根據地。
改開后一代的年輕人,思想方面要比父母開放得多,對文化和個性的追求也更加熱忱,音樂便是最重要的媒介,不過由于正版磁帶少則十幾塊,多則幾十塊,以當時年代的工資并非人人都買得起,所以便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打口帶。
優質的打口帶,是在正版磁帶上用工具開一個口,并不影響播放,但價格確實會便宜上許多,所以備受年輕人的追捧。
當時上開大學門前的河沿路上,滿滿的打口帶攤位,尤其在盛夏之夜,那些剛剛敢在街上搭肩摟腰的年輕情侶,幾乎是集中在了這個時尚地界兒。
后來沿著河邊建成了一排小屋,很多攤販便進入了店里,直到九十年代末,官方打造成市場,攤販們響應號召,全部進入了店內經營,市場開業即火爆,甚至在當時有了這么一句話,“燕京有個秀水街、天州有個八臺里。”
音像店、書店、琴行,甚至是球星卡店,無不是人滿為患,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們相約三五好友成群,在店里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每次進店,都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濃郁“人肉味”。
在如今“度娘、抖爹在手”的時代,是再也感受不到那個年代純粹的快樂。
而隨著那一批年輕人參加工作、組成家庭,閑暇時間越來越少,現在的年輕人又不離手機,再加上“新文化”從情懷滿滿的露天市場搬進了立交橋下商業樓里,也再無往日的味道了,生意也是門可羅雀。
可誰知,九冊軒一開張,竟然讓這沉睡了近二十年的文化獅子再度蘇醒,且成為了天州藝術青年的集中打卡地。
羅旭幾人趕到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雖然是工作日,可樓門前的停車場里已經再無虛位,隔著透明玻璃窗,便可以看到一個擺滿瓷器的店里人擠著人。
走進店門,羅旭甚至覺得有些花眼,直觀看來要比視頻里更加震撼人心。
一眼望去,兩百平左右的店面里至少陳列著一兩千件瓷器,且種類繁多、工藝精致,有的甚至可以看出明顯的仿古風。
若不是圈足之上落著景德鎮制的款,恐怕即便行內人,也難免有打眼的可能。
好工!
不僅細,且有古韻!
最關鍵的是,人家就賣工藝品,哪怕價格有的很昂貴,也并沒有將這樣的手藝用于造假販假。
工匠高義!
四人當中,于雷是真不懂物件兒,不過看著精美的瓷器,眼中也是難掩欣賞之色。
至于秦雅和最近苦學的徐文斌,則立刻看出了這高超的仿古手藝,連連稱贊。
“大旭,你說這瓷器會不會火啊?工真他媽好!你看這個,和光緒的根本沒法區分啊!”
聽到這話,羅旭欣慰點頭:“斌子,進步不少啊,還看出光緒的工藝風格了,你問我會不會火,看看這些人不就知道了?憑良心說,這絕對比咱榮樓賺得多!”
“我靠!”徐文斌驚呼。
秦雅點點頭:“的確,我們是賣古玩,品類再多,也只是古玩,但人家走的是市場,受眾群體要比我們更多,老板,這是商業頭腦啊!”
羅旭笑了笑,的確,比起這價九冊軒老板的商業頭腦,他還真自愧不如。
畢竟他再搞,也是在古玩圈之內,但人家瓷器精美,又可以走量,這才是賺錢王道。
正聊著,羅旭突然注意到不遠處有一個熟悉的身影。
呦呵,他也來了?
選舉失敗后,這韓昆……還真是他媽忙起來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