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羅旭便又把燈關上了。
坐在窗臺上,將水晶杯拿起在面前微微轉動,當真是五光十色奪人眼!
“錯不了!宮廷蘇工大師,朱永泰的手筆!”
說著,羅旭忍不住咧開嘴角,滿是笑意。
朱永泰是清代著名的宮廷玉雕師,和姚宗仁、朱時云、謝士枋等著名雕刻大家齊名。
而這幾位造辦處大師,也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來自蘇州。
說起來,明清兩代能稱得上大家的宮廷玉雕師,至少九成自蘇而出。
蘇工也稱南工,以生動、細膩著稱,在玉雕、核雕上一直延續至今的地位,都無人出其右。
而這位朱永泰,便是出生于明末清初,聞名于乾隆年間的巨匠,擅長大件精工雕刻,將蘇工細膩的特點完全融入在了作品當中。
他曾在五噸重、高達兩米多的玉石上雕刻成作“大禹治水玉山”,玉石雕刻成山,不僅環山成路,就連山間綠植、路上的治水工人,都雕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玉山背面又篆刻御制詩文、璽文,工期整整十年!
后作品運至京城,受乾隆爺大贊,這大禹治水玉山至今仍保存在頤和園的樂壽堂之內!
而其另一個作品也存在頤和園,名為云龍玉甕,將數噸重的整塊玉石挖心雕成甕形,周身則雕琢滿云龍紋,單說這玉石之大,滿紋便不是幾個月能完成的,又是歷經四年!
這樣的宮廷大師,地位便無需印證。
雖說朱永泰多工于玉雕,但水晶雕在清代也屬于玉雕一種,這個說法并非沒有根據。
而羅旭看著眼前的水晶杯,單說那雕工力度,便足以證明是大師手法,再加上朱永泰擅于篆刻,那蜻蜓和竹葉所形成的篆書泰字,又像極了朱永泰的篆書風格,所以羅旭便有理由推斷,這是朱永泰的作品!
當然,現在還只是猜想,不過羅旭很自信自己的推論能夠成立,等回天州,讓鄭文山、謝作云甚至藍頌他們掌掌眼,這水晶杯便足以證明是朱永泰作品了!
想到這,羅旭暗笑,沒想到竟撿了玉竹林這么大一個漏!
也活該這李兆卿該下臺,看來這些年,他們當真沒培養什么古玩人才,本想在私拍會上賣一些贗品騙錢,誰曾想卻是走了寶。
不知欣賞了多久,羅旭才將幾個物件兒又放了回去,同時也將其他行李簡單收拾了一下。
畢竟……該回天州了。
至于那水晶杯,羅旭暗暗決定不賣了,如果還有機會見到蘇檬,便將這個杯還給她,畢竟若是當時知道這杯是朱永泰的,他也不能要。
轉過天,羅旭哥幾個可是忙壞了。
一大早便到了俗人居,羅旭還特意將蘇檬給的那幾個物件兒,和自己前幾天在黃名山手里收的玉石也帶過來了。
他也不打算再給物件兒分類了,索性便叫了物流的人來做防震裝箱,然后統一裝車。
這俗人居里的物件兒畢竟是李三爺兩代甚至更多代人收藏的,就算這些年賣了不少,現在大件、小件加在一起,也足有幾千件古董。
有的盤子、罐子、瓶子只能單裝,小物件兒則以防震棉隔開,七八個人一起忙活了一上午,才裝了五十多箱。
徐文斌一身大汗地叉著腰:“臥槽羅老板,這活兒干不完啊,這特么五十多箱,連四分之一都沒到呢!”
羅旭也是累得不行了,癱坐在地上,抬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
“沒轍啊斌子,畢竟是咱自己的東西,全指著工人也不放心。”
徐文斌點了點頭:“我知道,沒抱怨,操,咱榮樓前段時間一直沒貨,秦雅愁得不要不要的,現在好了,估計她且賣不完呢!”
羅旭聞咧嘴一笑:“咱是開店的,尤其是古玩店,庫存非常重要,有了三爺這些底子,以后在收收賣賣的,榮樓也算正式步入正軌了。”
“哈哈,想想也是興奮,不過我還是第一次知道物件兒多了也發愁,弄不完啊!”
徐文斌說完,羅旭、于雷和幾個幫忙的工人全都笑了出來。
正在這時,藍頌走了進來。
今兒的藍頌又換回了休閑裝,一臉的笑容顯然狀態好多了。
“哥幾個忙著呢?”
羅旭轉頭看去,不由驚喜,他正準備讓藍頌給那個水晶杯掌掌眼呢。
“誒喲,藍叔,您怎么來了?嗯?不對啊,您也知道我收這俗人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