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朝陽映射出金色的光輝,灑滿大地,鋪蓋在整個青山村!
村民們踩著早上的第一縷陽光,聽著生產隊的上工哨,拿起工具,紛紛出門上工,掙工分去。
唯獨陳建華家里外,他是守山人,守山人只要完成的職責,也有額定的工分。
今天的陳建華不進山,奔向進廚房做飯,卻看到張寡婦帶著兩個娃兒過來。
“你去歇著,我來做!”
張寡婦按照約定,過來做飯,照顧陳建華一家老小;她很積極,因為能讓自個的一對子女能吃飽飯,能吃到肉。
建房的工人也剛到,立馬投身進入工作中。
陳建華閑來無事,送老大和老二去上學。
學校有五十多名學生,基本都是男孩居多,按照大部分村民的思想,女孩子不需要學那么多,以后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現在花精力培養,那是幫忙別人培養。
陳建華作為重生歸來的人,自然沒有這種舊思想,他的所有孩子都得上學,無論男孩女孩。
陳凡七歲、陳蕓六歲,兩人都在一年級。
碰巧今天是孫小姚在校門口值班,接孩子。
陳建華將兩個孩子交到她手里,并且向她了解了兩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以及學習情況。
“小凡和小蕓都是好學生,在學習方面很用功,就是基礎有點差,畢竟少上一個學期,不過沒事,我課間或者下課后,經常會給他們輔導,兩人的悟性都很不錯,后面肯定沒能跟上來的。”
陳建華沒有多問,這些話蘊含的內容,已經涵蓋他想知道的東西。
孫小姚看著他轉身離開的背影,有點出神。
“孫老師,你是不是喜歡我爸爸?”陳蕓牽著她的手,抬起小小的腦袋瓜子,詢問。
孫小姚頓時臉色微紅,有點發燙,急忙說:
“哪有,你別亂說,不可以跟爸爸說這些話,知道沒?”
“知道了。”陳蕓癟著嘴,有點失落的樣子:
“同學們都笑話我們沒有媽媽了,孫老師,你愿意做我媽媽嗎?”
孫小姚沒有回答,拉著兩人走去教室:
“大人的事,小孩少打聽;你們的任務是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陳建華回到家中,看到家里來了不少客人:藥鋪老板莊嚴,赤腳醫生瘸腿張和他的一個學徒,生產隊隊長趙建國,公社主任郭永濤……
這些人的氣質與村里的人完全不同,他們身上的衣服雖然也有補丁,但極少,看起來也很整潔。
坐著小矮凳,圍在一塊兒聊天。
小院門口停著五輛鳳凰牌的自行車,擺放得整整齊齊的。
“小陳同志,你終于回來了。”藥鋪老板莊嚴第一個起身,熱情的迎接上去。
陳建華和他握手,熱情回應。
其他人也都紛紛起身打招呼,互相客套著。
鄰居秀華嬸看到這一幕,再一次震驚,駐足觀望了好一會兒,嘀咕道:
“前幾天就來過一回,今天又來,而且這些人對陳混子的態度極好,甚至有點巴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