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王景華遞過來的劇本,張恒也是哭笑不得。
“華姐!不用這么著急吧?”
“你不急,我急!”
說著,王景華將劇本直接塞到了張恒的手里。
“看看吧,不過提前說好,不許拒絕,上面好幾位大佬點名讓你演,再說了,你怎么說也是組織的人,這算是你應盡的義務。”
聽了王景華說的這些,張恒也是一臉懵。
點名讓他演?
還……義務?
這都哪跟哪啊?
翻開劇本,張恒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志愿軍三部曲》
中影集團牽頭,華藝兄弟、登峰國際、不好意思影視等33家公司聯合投資的大制作,導演的人選已經確定了陳愷歌。
這段時間,斗音平臺上也有不少關于這部電影的推送。
“點名讓我演?”
關于這部電影,張恒上輩子也曾去電影院看過,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差強人意。
相較于相同題材的《長津湖》,《志愿軍三部曲》在制作水平上面,再一次印證了,《霸王別姬》絕對不是老陳自己拍出來的。
老陳想用三部電影將那場偉大的戰爭完整的呈現出來,這本身就不可能。
且不要說歷時三年的戰爭,就算是其中一場小規模的戰斗,想要用一部電影講完都很勉強。
三年的時間里,有多少著名的戰役,涌現出了多少戰斗英雄。
老陳的心太大,到頭來只能是顧此失彼。
而且需要講的太多,可電影的篇幅有限,反倒是讓故事顯得特別零散。
為了將這些內容串聯起來,只能通過虛構的人物。
這樣一來,那些戰功赫赫的將軍,還有大量的戰斗英雄反而成了陪襯。
總的來說,沒有明確的故事主線和主要人物,更像是群像式紀錄片。
倒不如像《長津湖》一樣,專注的講一個故事。
“我還能騙你啊!”
前段時間和陳紅見面的時候,得知這個消息,王景華也被嚇了一跳。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
張恒的形象很正,是無數粉絲認證的娛樂圈首善,見義勇為獎都拿了好幾個,這樣的明星,上面不捧,難道去捧那些“吃個桃桃,好涼涼”,還是捧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愛豆。
當然,最重要的第一點是……
《我們一起搖太陽》取得的傲人成績。
前后不到8000萬的投資,將近50億的票房,作為主投方,稻草人的營收高達18億。
誰看著能不心動。
中影集團籌備這樣一部大制作,雖然政治意義更大,但也要考慮盈利的問題。
把張恒拉進來,對將來的票房也是一種保障。
“我演誰?”
孫醒!
張恒穿越前,剛看過了《志愿軍》的第二部存亡之戰。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孫醒這個人物將會貫穿整個三部曲。
不過……
應該不可能。
這個角色是老陳用來捧自家少爺的。
至于其他的角色……
張恒大概其已經猜到了。
“李想!”
果然是這個角色。
見張恒不說話,王景華也不禁有些好奇。
“我怎么覺得,你好像對這部電影并不看好。”
大導演,大制作,幾乎囊括了國內老中青三代影星。
這樣的資源,別人能打破頭,只為了爭取其中一個角色。
張恒卻好像不情不愿的。
“華姐,劇本你看過了嗎?”
王景華點點頭。
“你覺得,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什么?”
這還用問嗎?
“抗m援c啊!”
呃……
王景華好像明白張恒的意思了。
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陳愷歌應該是打算主講38軍奔襲三所里,可前面先是講了這場戰爭的起因、準備,以及領導人們消除內部分歧。
然后又講了云山第一站,講了攻占德川,然后才是奔襲三所里,以及龍骨峰阻擊戰。
前面的篇幅太長,反倒是搶了后面核心的戲份。
到了第二部,陳愷歌又犯了相同的問題。
講那場震天動地的鐵原阻擊戰,卻將更為人們所熟知的種子山當成了陪襯。
一會兒講這個,一會兒講那個,結果到頭來什么都沒講明白。
“難怪你堅決不同意咱們公司參與投資呢,不過這個題材的影視劇,現在挺火的。”
確實挺火,但再火,觀眾也容易審美疲勞。
算了!
這些都是投資方應該考慮的問題。
“華姐,這部戲我接了,不過……能不能換個角色啊?”
換個角色?
“為什么?”
因為……
就算是薅羊毛,也不能逮著一只羊薅個沒完啊!
最終,因為張恒給出的理由不充分,被王景華駁回。
隨即王景華便電話通知了制片人陳紅。
張恒既然可以參演,之前敲定的備選也就沒必要了。
正在湖北老家的朱易龍,接到陳紅電話的時候,還以為是通知他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