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
當天晚上,歐洲代表團就把情況報告給了各自的上級。
常浩南和施耐德的感覺并沒有錯。
由于所有參與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這一次他們很快獲得了更高級別的授權。
于是,在,題目叫什么讓空軍實現超視距攔截自由,好像就是受到了小常同志的啟發。”
……
關于大飛機產業園的事情,三人一直從172廠的路邊談到一間會議室里,時間也持續到了當天晚上。
“小常同志,能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宏大的、有產業指導意義的構想,我已經非常驚訝了。”
坐在一張沙發上捧著茶杯的宋建感嘆道:
“但我更沒想到,提出這個構想的人,竟然是你。”
這句話確實讓常浩南有點沒聽懂了:
“宋主任,這……從何說起?”
“我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
“一直到去年年末,麥道突然被波音并購,受到的阻力才總算是變小了下來。”
“經過這么一個流程,在很多人,當然也包括之前的我的認識里,你應該會反對這個引進空客總裝線的計劃才對,結果后來我們才知道,整個事情竟然都是你提出來的。”
聽過這些之后,常浩南恍然大悟。
這是“被站隊”了。
只不過由于自己背后的科工委在這段時間里順風順水,幾乎徹底抓住了整個航空工業系統,所以他對此并沒有什么感知而已。
畢竟周圍全都是自己人。
如果常浩南一輩子就準備在航空工業這個領域里面發光發熱,這倒是也沒什么不好的。
但就在不久之前,他還在思考著要如何把現在自己拿出來的,以及隨之衍生出的各種科研成果推廣到更多領域內。
要是就這樣被不明不白地打上標簽,對于后面的計劃可是相當不利。
“宋主任,這個大飛機產業園,和之前的麥道合作項目,包括和空客那個毫無誠意可的ae100項目都完全不一樣”
常浩南知道這種時候不能急著表態。
一方面科工委確實是他賴以發揮影響力的最堅實后盾,在丁高恒在場的情況下,只有傻子才會選擇劃清界限。
另一方面,盡管他對宋建這個國家科委主任沒什么印象,但既然對方能被丁高恒單獨帶著出來見自己,說明二人至少在核心問題的態度上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他還是選擇就事論事,從技術角度切入:
“無論是國產d90還是ae100,一個大的前提都是我們為了這一個型號而要把整個航空工業,至少民用航空工業的發展切換到人家的軌道上去,成為別人體系中的一員,這意味著要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自主權,比如麥道跟我們合作的時候,直接點名要求要改造上滬的廠房和產線,直接把運10時期我們積累下來的東西一掃而空,所以不要說這兩個項目沒辦法落地,就算可以,從長遠來看都是賠本買賣。”
“但這次,空客可沒指定我們要做什么,根據供貨協議,只要我們提供的零部件質量達標,他們就會同意在銷往我國的客機上使用,我們和歐洲人是對等交換,在商商而已,并不會破壞我們自身的航空產業發展,我自然不會有什么意見。”
實際上,這也是常浩南一直以來的態度:
技術本身,是不分來源的。
無論如何,把本來在國外的客機總裝流程搬到國內來,這件事本身肯定沒有錯。
問題出在某些人妄圖挾洋自重,想要借著生產國外型號的機會,徹底扼殺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
說到底,華夏的民用航空業至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主力機型都必定還要以國外型號為主。
而且就算未來本國的客機系列發展起來,也并不是說就必須要使用100國產的機隊——
單一機型固然有保障方便等好處,可也意味著風險得不到分攤,相當于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比如前世在波音737ax由于出現涉及到飛行安全的結構性風險而停飛之后,如鷺島航空這樣使用全波音機隊的公司直接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好再去緊急采購空客a320neo,還要再去培養和招募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同時使用兩種機型。
君不見美國和歐洲的航空公司也會購買對方生產的型號嘛(當然也有阿拉斯加航空這種頭鐵純波音的航司)。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把其中一部分利潤留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