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能看到一些,黑粉在評論里顛倒黑白。
但對簡寧來說,已經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只是單純的跳梁小丑,她并不在意。
既然謠已經澄清,簡寧還是按照老規矩,每周上一次蔬菜盲盒。
現在有了黃豆小人。
這些日常的事情,她只需要一個指令,豆豆們就會幫她去做了,完全不用操心。
簡寧看著地上這么多黃豆。
之前種黃豆的時候,打的主意是自己能做豆腐吃,所以早就提前買了工具。
擇日不如撞日。
簡寧一向是想做就做的人,不如今天就做一點豆腐試試。
以前小時候在家里,爺爺奶奶種了豆子,也會自己點豆腐吃。
不過大多時候還是趕集買豆腐,因為村里老張家的豆腐一直賣的很便宜,一塊錢兩塊豆腐。
村里老張賣的豆腐,也是自己用豆子做出來的,比北城包裝好的豆腐要好吃很多。
而且每個地方的豆腐,可能都還有些不同。
簡寧老家那邊的豆腐,她在北城就從來沒吃到過一樣的。
她從小見得多,幫著爺爺奶奶一起用鹵水點豆腐,所以做豆腐對她來說并不難。
豆子研磨煮沸,熬出來的豆漿,簡寧過濾后,留了一杯喝。
跟外面賣的豆漿味完全不一樣,因為沒有加糖,所以一絲甜味都沒有,只有寡淡的豆子味。
在壓制豆腐前,是豆花。
簡寧又給自己做了個碗辣豆花吃。
一邊吃,一邊將豆花舀入壓制豆腐的模具中。
她做了四塊白豆腐,另外四塊做成了棕黃色的鹽水豆腐。
鹽水豆腐的表皮棕黃,內里乳白。
豆腐本來就可以生吃,鹽水豆腐自帶淡淡的咸味,很好吃。
以前奶奶買了鹽水豆腐,她在旁邊看著,奶奶就跟喂小貓似的,切下來一塊,拎給她,她就當零食一樣吃。
人長大以后,其實會遇到很多更好吃的食物。
但從小吃到大的東西,在外面還吃不到,大概就是白月光的存在了。每一次能吃到的瞬間,都格外幸福滿足。
簡寧做完豆腐,還專門拍了照片,分享給奶奶,說是她自己做的。
沒多久,奶奶一條60秒的語音就發過來了。
“寧寧,你還會自己做豆腐了,你真是太棒了。最近家里這邊天氣開始變冷了,你那邊冷了沒有,天冷了就要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了。你打小快到冬天了就不愛加衣裳,老是凍出毛病,晚上睡覺還喜歡把兩條胳膊伸在外面,你現在長大了,奶奶不在你身邊,你千萬要記得保暖啊……”
一分鐘的語音,后面都是在反復提醒她注意身體。
至于語音消息為什么要發這么長,因為奶奶記不清微信語音怎么用,她只知道說話就得按住。
后來,簡寧也仔細問過。
奶奶如是說道:“反正是免費的,一次多說一點也沒關系。不像電話費,說得多了要扣錢。”
此刻,她聽完奶奶發來的語音消息,給奶奶發了視頻過去。
手機屏幕上,一張慈祥的臉出現在畫面里。
老太太還慢慢湊近過來,想看清楚點手機里的孫女。
“寧寧,你怎么看著還瘦了?是不是最近工作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