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燕軍大舉攻入了城中,自然是守不住了。
盛庸可不會做無畏的犧牲。
隨著他將令落。
駐守在內城還能夠掌握的南軍兵力迅速向著城外撤退。
城內的燕軍攻殺還在持續。
隨著時間過去。
當燕軍殺到了內城,殺到了府城前。
大局已定。
鐵鉉以詐降計來對付朱棣,可實則被朱棣將計就計,順勢奪城。
隨著這府城拿下。
各項軍令也是隨之下達。
“燕王有令。”
“大軍入城,與民勿擾。”
“不可傷民,不可害民,不可劫掠。”
“違令者,軍法從事。”
……
自城中各處,朱棣麾下的王衛巡視全城,督管軍紀。
府殿內!
看著四處雜亂的桌椅,還有地上散了一地的紙張。
朱棣掃了一眼后,忍不住的笑了:“看來盛庸逃走的時候很慌亂啊!”
“鐵鉉獻策詐降,這盛庸自然是不想參與其中的,畢竟這等行徑并非是什么光彩之事。”
“之事盛庸也沒有想到鐵鉉會失敗。”朱正笑了笑,說道。
“此役。”
“朱將軍當為首功。”
“若非朱將軍提醒,本王或許真的要落入這鐵鉉的算計。”
“這家伙,愚忠過頭了。”朱棣嘆了一口氣,沉聲道。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朱正則是平靜說了一句。
對于人心,人性。
世間萬物,各有心思。
就好比朱正還有朱棣麾下的諸多戰將選擇了朱棣,造反謀逆。
這在朝廷看來是大逆不道的。
而在朱棣這一方看來,鐵鉉行此奸計自然也是令人不齒的,總結而,皆是各自為了自身利益所博,無關對錯。
“王爺。”
“鐵鉉,保住了性命了。”
朱能此刻走進來,恭敬稟告道。
“帶進來。”朱棣淡笑一聲,帶著幾分嘲諷的語氣道。
“是。”
朱能立刻退了下去。
不一會。
已經斷了右臂的鐵鉉在幾個王衛押解下,來到了大殿內。
此刻的鐵鉉已經自昏迷之中醒來。
當看到了站在了大殿階梯之上的朱棣,鐵鉉眼中涌現了恨意,但更多的還是不甘。
但他沒有出聲怒罵什么,表情十分的平靜。
“到了現在,還有何話想說?”朱棣凝視著鐵鉉,緩緩開口道。
“既已敗,無話可說。”
“吾愿死以報先太子之恩,以死報國,縱死無憾。”鐵鉉一臉正色的回道。
哪怕到了這一刻,也顯得極為剛正。
“先太子的確對你有恩,難道本王對你無恩了?”朱棣冷笑了一聲。
“燕王的確是對吾有恩,但相比于國之殤,相比于國之不穩,這恩大可不必。”
“如若燕王死了,大明恢復安穩,必可讓戰禍消止。”
“吾也會自絕,用命償還燕王昔日之恩。”鐵鉉仍然是這一套說詞,而且自覺此十分光榮,并無任何的悔意。
聽到這。
朱棣笑了:“好,既你搬出了要報答大哥之恩來說。”
“那本王姑且再問你一句。”
“你說,倘若我大哥知道他的這個好兒子勾結元人,讓元軍南下對付本王,你說以我大哥的性格會怎樣?”
說出此話時,朱棣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