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青禾帶了裴燕裴芷孫成陶峰四人赴宴。
廣寧軍這一邊,是楊虎楊淮和一個三十多歲的楊家人,還有兩個年過四旬的武將。這兩人之前都想爭一爭主將的位置,結果沒成。楊虎在裴青禾的支持下,做了主將。
如今大敵當前,顧不得什么派系之爭,楊虎主動請了兩位老將來赴宴。
兩位老將沒領教過裴青禾的厲害,對裴青禾的顯赫威名沒那么服氣,面上倒是沒表露出來,拱手見了禮。
裴青禾微笑著寒暄幾句,然后各自入席。
“軍營里沒有好廚子,今日我特意從最有名的酒樓找了兩個好廚子,做了一桌好菜。”楊虎笑道:“裴將軍嘗一嘗。”
有親兵端了酒水上來,被裴青禾拒了:“說不定半夜就有蠻子突襲,酒水還是別沾了。”
楊虎擺擺手,親兵又端著酒退下了。
楊淮不時夾菜,將裴燕的碗里堆得冒尖。裴燕吃得恣意歡快,吃完了接過楊淮遞來的帕子抹一把。
裴青禾看在眼里,微微一笑。
吃完晚膳,才是正式說話的時候。
楊虎向裴青禾鄭重道謝。裴青禾道:“客氣話不必多說。如果廣寧軍是爭地盤打內戰,我絕不會來。現在是抵抗匈奴蠻子,裴家軍肯定要來。”
“說一說現在局勢如何。”
楊虎就沒啰嗦廢話,展開幽州地形圖,伸手指著一處:“匈奴蠻子進關后,就分了兩路。一路去了遼西,一路來了廣寧。”
“這一路匈奴蠻子,大約有四五千騎兵。繞過了城墻堅固的城池,一路搶殺村落。昨日是在這里。離廣寧郡還有兩百多里。”
楊淮接過話茬:“以匈奴蠻子的慣例,搶足了錢糧女人,他們就會主動離去。所以,他們來不來,什么時候到城下,現在都不好說。”
那兩個老將,各自張口道:“我們就守在這里,先保證廣寧郡城池不失。”
“不是我們不想主動出兵。我們戰馬太少,都派出去,馬戰也絕不是匈奴蠻子對手。何必白白送死。”
這樣的論調,顯然在廣寧軍里是主流。
裴燕嗤笑一聲,雖未說話,輕蔑鄙薄之意清晰可見。
兩個老將自覺受了羞辱,目中有些不忿。
裴青禾看一眼裴燕,裴燕立刻端正坐好。裴青禾這才轉頭對楊虎等人說道:“廣寧軍的難處,我都清楚。步兵對上騎兵,天然居于劣勢,廣寧軍守城的策略是對的。”
兩個老將面色稍緩。
楊虎的顏面也好看了些,嘆口氣道:“就這么眼睜睜看著百姓遭罪,廣寧軍一眾將士心里也不是滋味。”
“我打算派兵誘敵,將匈奴蠻子引來攻城。我們借著城墻,備足投石機和弓箭,便能和匈奴蠻子一戰!”
裴青禾贊許地點頭:“此計不錯。”
楊虎得了贊許,精神一振,低聲將誘敵之策道來。手指在地形圖上點了兩處,都是適合伏兵之處:“這兩處都設伏兵,能殺多少算多少。”
楊淮主動請纓:“這一處,我帶著人埋伏。”
裴青禾略一點頭,指了另一處:“我領人在這里埋伏。”
來都來了,該出力的時候就得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