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能在裴蕓和冒紅菱兩人中二選一了。
裴青禾的目光在兩人的臉上掃了個來回。裴蕓主動張口道:“我去吧!二嫂留在村子里,每日晚上還能見一見小狗兒。”
冒紅菱感激地看一眼裴蕓。
裴青禾心里屬意的也是裴蕓,低聲道:“我給你五百人。你去了之后,接管城門和縣城的治安防衛。再從百姓中挑些身體康健結實的,加以訓練。”
練兵不是朝夕之功,像喬天王那樣,號稱有十幾萬人,其實真正能打的精兵不過兩三萬。更多的是隨行的流民,連像樣的兵器都沒有。
這些隨軍沖鋒的流民,打過幾回實戰,熬過生死劫難后,就是最好的兵源。在兵力欠缺不足的時候,可以補充進軍隊。
裴家村如今有萬人,每日操練的精兵有兩千。其余人每日做半日農活,另外半日也是要操練的。到了危急時候,這七八千人也都勉強能算半個兵。
既要駐扎昌平縣城,練兵便是一大要務。
以后占的地盤越來越多,總不能都靠派兵前去駐守。裴蕓也算是打前哨,給后來者打個樣。
裴蕓心中有數,點點頭應道:“好,我去了之后就招募百姓練兵。”
裴青禾略一思忖:“你將趙大和鄭小英他們都帶上。他們原本就是昌平縣的人,現在練了一年光景,提刀也勉強能戰了。如此,也能減少百姓對征兵操練的惶恐。”
裴蕓一一應下。
如今裴家村也有兵冊。兵冊上詳細記錄了姓名籍貫身份來歷善用的兵器等等。每本兵冊有兩百人,共有十本。另七八千人,同樣記錄的細致,只是沒歸在兵冊里。
裴蕓翻了半日兵冊,點了八成男兵兩成女兵。成親有孩子的,一律排除在外。
裴青禾將時硯叫過來。時硯拿出慣用的金算盤,細長的手指噼里啪啦地撥弄一通,算出五百人一個月的錢糧。此外,還有棉衣油鹽傷藥紗布等重要物資,都要一一核算清點。
卞舒蘭也得了命令,帶著廚房里的人準備兩日的干糧。
裴家村里所有的傷藥都在包大夫的藥堂里。包大夫得了命令,領著學徒們準備藥包。每一份藥包里都有現成的傷藥和紗布。五百份藥包打包成了十個大包裹。此外,還有三箱治療凍瘡的藥膏。
包大夫親自將藥送到裴蕓手中。
裴蕓今年十九,身材苗條,臉龐秀麗,沉著冷靜,神態從容。除了裴青禾,裴家村里的第二號人物就是她,人人敬畏。
包大夫心里有些酸澀。往日好歹每日能見到裴蕓,以后想見一面都不是易事了。
然而,在這樣的大勢前,他那點單戀的心思,實在微不足道。
裴蕓也確實沒有風花雪月的心思,道了謝,領著藥離去。兩日過后,裴蕓領著五百人進了昌平縣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