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菌看這里。”
“恩?”
聽到林深叫她名字,正在玩橡皮泥的菌菌看過來。
只見林深舉著手機,將攝像頭對準她。
菌菌鏡頭感還挺強,展露笑顏的同時,比了個剪刀手。
林深笑著,片刻后放下手機。
菌菌湊過來,看他手機屏幕,問:“爸爸,剛剛是在拍照嗎?”
“不是,我拍了一小段視頻。”林深回答她。
“哦哦,”菌菌看著剛剛拍的那小段視頻,好奇,“這是要干什么呀?”
林深:“我想把你的生活記錄下來。”
“記錄下來?”菌菌歪著腦袋。
似曾相識的小舉動,也是隨了鹿可可。
不知道是不是女兒濾鏡的緣故。
同樣的動作,鹿可可做出來就是很可愛,還莫名勾人,令人心癢癢,可愛的根源更多是她那不自知的動人。
但放在女兒身上,林深就感覺她像呆頭鵝。
當然,呆頭鵝也很可愛,但可愛的根源,更多是呆。
林深抿嘴笑笑。
突然意識到,鹿可可也經常會下意識抿唇。
不得不說,她真的是個很有感染力的人。
相處久了,會不自覺染上她的顏色。
林深笑笑,和菌菌解釋:“昨天爸爸媽媽做錯事了,沒有按時去幼兒園接菌菌。”
“為了防止以后出現這樣的錯誤,爸爸決定了。”
“以后要經常給你拍攝小視頻,記錄你的生活,多關注一下你。”
說完,林深又補上一句,“同時也能知道你長大了多少。”
菌菌似懂非懂“哦哦”兩聲,然后提出疑問:
“我們不是每天都在一起嗎?為什么要拍視頻才能知道我有沒有長大?”
林深:“朝夕相處的人,很難發現彼此的變化,當覺得有所變化的時候,已經是變化非常巨大了。”
“這也算是一種生活的麻木,只不過這種麻木沒有壞處。”
“如果用視頻記錄下來就不同了。”
“和前一天的視頻對比,有了清晰的對照,就很容易看出變化。”
望著菌菌聽不懂的樣子。
林深舉了個她能聽懂的例子:“就像你的向日葵,你是不是覺得它一點都沒變?”
菌菌點點頭,“是呀,我還在想是不是太陽曬少了。”
所以剛剛才把向日葵放自己邊上,一起認真曬太陽。
林深聽懂了她的行為邏輯,覺得好玩,他繼續說明:“其實向日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只是你沒發覺。”
“真的嗎?”菌菌不覺得。
林深:“買回來的時候它可沒有花骨朵。”
菌菌瞇眼回憶,嘴里喃喃:“真的沒有嗎?”
記不清了。
突然,她想到什么,拉起林深的手指,前往陽臺。
林深疑惑,跟著她。
到了陽臺,菌菌指著向日葵,“爸爸也幫我給它記錄一下吧,這樣就能知道它有沒有長大了。”
林深好笑,答應她。
拿出手機,打開攝像。
“等一下。”在按下拍攝鍵前,菌菌叫停。
“怎么了?”
他視線跟隨菌菌,只見她去到向日葵邊上蹲下。
“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記錄。”菌菌這樣說著,比了個剪刀手,把腦袋偏朝向日葵一側。
小孩子特有的天真爛漫。
林深嘴角帶笑,將攝像頭對準她,含括向日葵。
這應該會是個很有意義的記錄吧?
他這樣想著。
“準備,笑一個。”
錄制。
午飯時間,鹿可可特意做了菌菌愛吃的菜。
對于昨天的過失,她還是無法釋懷。
身為母親,這件事應該會在她心里停留好長一段時間。
菌菌愛吃西藍花。
“嗷嗚,吃掉一棵小樹!”菌菌邊吃邊玩。
“看這里。”林深不知什么時候又拿出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