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雄輕捋長須對眾將道:“這一戰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擊敗對方,否則弟兄們的體力會跟不上,大家也不要擔心,我已經安排了一支奇兵,會在關鍵時刻殺出來!”
“嗚——”
敵軍吹響了鹿角號,他們的隊伍開始緩緩前進,薛世雄喝令道:“擂鼓前進!”
“咚!咚!咚!”隋軍的戰鼓聲敲響,鼓聲讓士氣振奮,大軍也緩緩向前移動。相距約五里,對方騎兵加快了速度,沖擊隋軍的意圖十分明顯。
薛世雄一揮手,隋軍緩緩停下,薛世雄大喊道:“布陣!”
副將李景立刻進行布陣,他派五千弓弩手在隊伍最前面,后面是五千長矛軍,然后是一萬騎兵護衛長矛軍左右,形成了兩翼為騎兵,中間為長矛軍的陣型。
五千弓弩手實際上也是長矛軍,一旦敵軍逼近,他們將迅速變身為長矛手,所以在每個人的身邊放著一根長矛。
(請)
西線決戰(上)
目前這支西線吐谷渾軍并不是主力,吐谷渾的主力在中線和東線,西線的精銳之軍在之前的河西之戰中已消亡殆盡,現在的三萬軍隊是吐谷渾從北部的七個部落中掃出來的兩萬人,加上從都城派出來的一萬騎兵,拼湊成一支軍隊。
只有一萬騎兵還算是精銳之軍,而另外兩萬人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牧民,慕容尼洛周也知道讓他們交戰比較危險,容易崩潰,他便決定先讓一萬精銳騎兵消磨隋軍的體力,待隋軍體力消耗巨大后,再派兩萬牧民騎兵上陣,他們面對的威脅就小得多,也能堅持下去。
一萬騎兵戰馬奔騰,馬蹄在原野里翻飛,大地在震動,雷鳴般的馬蹄聲震耳欲聾,一萬吐谷渾騎兵席卷殺來,殺氣滔天,距離隋軍越來越近。
面對這種山崩地裂的滔天氣勢,如果沒有一點定力,很容易被嚇得雙腿發抖甚至掉頭逃跑。
“弓弩手準備!”一名大將厲聲高喊。
五千弓弩手刷地起來了弩箭,他們的弩箭都是輕弩,又叫臂張弩,拋射約兩百五十步,弩上有皮帶,可以背上身后,比較輕便,不影響士兵用長矛作戰。
五千支弩呈四十五度斜角,他們訓練有素,可以迅速張弩上箭,比起后來的火藥槍射程遠、威力大,那為什么弩箭會被火藥槍迅速淘汰?
這主要就是火藥槍的優勢太大,弓或者弩必須是青壯士兵,有足夠力量拉動弦,婦孺老人就不行了,但槍不需要力量,婦孺老人都可以使用,有了槍以后就是全民皆兵。
一個十歲少年開槍和三十歲壯漢開槍,效果完全一樣。
騎兵越來越近,已經進入兩百五十步了,“射擊!”梆子聲響起,五千支箭同時發射,強勁的鋪天蓋地射向敵軍騎兵。
騎兵們都有豐富的避箭經驗,紛紛趴在戰馬身上,躲避箭矢,因為被馬頭和馬脖子遮擋,箭矢幾乎射不到騎兵的身體,只能射中騎兵大腿,不過戰馬一旦被射中,會連人帶馬摔倒,在密集的踩踏中,幾乎沒有活命的機會。
不斷有戰馬倏然摔倒,人和馬瞬間被騎兵群吞沒。
五千弓弩手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