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談話賀時年想到了。
但關于勒武縣發展的看法,這一點他沒有想到。
正常來說,常務副縣長是在縣長的領導下開展政府工作。
說白了,就是縣長的得力助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副手。
按說一個縣的發展,方有泰哪怕要找人談話,也應該找阮南州或者方魯雄飛對。
現在直接詢問賀時年,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方有泰這是有意要考驗一下他。
考驗他的目光是否長遠,高度是否到位。
賀時年說道:“方書記請說,我洗耳恭聽。”
方有泰道:“你也知道,南州同志是我的前秘書。”
“他的比較高,從州政府辦,到州委辦,解決了市委辦副主任和市委副秘書長一肩挑,最后外放出去成為一方大員。”
“他和你類似,都是秘書出身,不同的一點是,他沒有在基層的第一線歷練過。”
“這就造成了他考慮問題容易站在更高的位置。”
“當然,不是說站在更高的位置考慮問題不好,只是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
“我們常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但有時候一味強調這個,也容易造成脫離實際。”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南州這位同志似乎正在犯這樣的錯誤。”
說到這里,方有泰頓了頓,看了賀時年一眼。
“我希望你去到政府后,能夠處理好和他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在適當的時候糾正他的一些陋習。”
賀時年點頭點頭。
政府的一二把手如果理念不和,從某種意義上將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縣委常委會的決策落實。
進而影響到一個區域的發展。
這一點,在此之前魯雄飛就已經和賀時年提過了。
賀時年也擺正了自己的心態和想法。
“方書記可以放心,在縣政府,我一定堅持在阮縣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不搞內斗,不搞不團結,不因為個人原因影響到縣政府的決策和執行。”
方有泰道:“這一點我不擔心,你的內心是正的,這一點你還在青林鎮的時候我就已經注意到了。”
“我也沒說不允許斗爭的存在,在體制內,斗爭無處不在,我不反對斗爭。”
“只要記住一點,斗爭最后的結果是為了平衡,進而是為了本區域的發展就行了。”
“斗爭很多時候被當做了貶義詞,一提到斗爭就會讓人聯想到權術陰謀。”
“在我看來,這些觀點是片面的,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整個世界都是辯證統一的。”
“而斗爭其實就是辯證統一的一個過程。”
賀時年點了點頭,將斗爭說成是辯證統一的過程,賀時年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他從心里認可方有泰的這種觀點。
方有泰繼續道:“南州這位同志有干勁兒,也有想法。但因為沒有在過基層,所以有時候他的想法容易急于求成,最后變得不務實,不接地氣。”
“你需要做的,既是當好他的副手,也需要在他路子走偏的時候及時地提醒他糾正。”
賀時年知道,阮南州是方有泰的秘書,他如果成熟成長了,取得成績了,方有泰的臉上也有光。
反之,如果阮南州走上了彎路,甚至不歸路。
那么方有泰的老臉也沒有地方可放。
“方書記,我記住你的話了,我一定擺正自己的位置,堅守責任,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下屬。”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