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的修建已經動工,只不過地基的澆筑等工序非常慢。
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因此和一個月之前相比變化不大。
轉了一圈,賀時年又聯系了大舅。
去他的三七基地看了一眼。
長勢挺好,郁郁蔥蔥的葉子似乎象征著財富正在向他們招手。
青林鎮很多普通干部都看上了三七種植的這波紅利。
紛紛約著周邊的朋友,家人開始了種植。
這件事,當時賀時年是知道的。
但也并未干預,每個人都有追求財務的欲望。
只要是正道,他不會去干預。
和大舅賀憲偉聊了一會兒,才知道,現在的三七地用水都是從蘇瀾那里運的。
蘇瀾給其他人是十元每方,而賀憲偉也就五元一方。
當然運費令算。
賀時年知道蘇瀾這是有意照顧他的大舅和二舅。
畢竟五元一方,相比于打基井的錢,只能算成本價。
除了水,蘇瀾搞的農藥供應站也是人滿為患,供不應求,生意好到爆。
在這個農藥配送站安排了十多個人服務,依舊服務不過來。
懂的人知道,相比于水,農藥才是真正的暴力。
眼鏡的利潤基本是翻十個倍,也就是一百元的成本,到了用戶手中也就千元起步。
農藥普遍在七到八倍,但有些個別農藥,利潤可以到二十倍之多。
三七的種植,農藥是必不可少的,和水一樣,都是剛需。
賀時年目測,如果以這樣的體量,農藥加上水資源。
蘇瀾一年應該可以賺兩千萬左右。
再加之她自己投資種了一個億的三七,也就是整整四座大山頭都是她的。
等真正可以賣的時候,不知道要賺多少。
賀時年可以肯定,兩年的時間。
不算三七,就算藍莓葡萄,水資源農藥等。
總體利潤應該不會低于五千萬。
毫不夸張,蘇瀾在成為富婆的路上越走越近。
中午和大舅二舅他們一起在上山吃了土鍋飯。
還這別說,用土鍋煮的飯,用木柴接地氣,味道是真的好。
一點咸菜,乳腐,小米辣就可以吃好幾碗。
“大舅,青林鎮政府這邊,對于你們種植戶的政策,補助還有關懷到位么?”
大舅賀憲偉還沒說話,二舅就搶先說:“時年,都是你開頭開得好,文書記一直延續你的路子往下走。”
“對我們的幫助,關懷都很到位,我們感謝政府,感謝你。”
“對了,時年,雖然你已經從青林鎮離開,但你的傳說,你的功績已經被大家記下了。”
“很多人對你都是由衷感謝。”
“前段時間我還聽白家村的村民說,等新村子建好了,要在村子中央給你建一座雕像。”
“將你做的事跡刻在上面,給眾人瞻仰和銘記。”
聞,賀時年眉頭一緊。
樹大招風,過剛易折。
青林鎮的人民能夠記住他的好就是他最大的榮耀。
他真不希望白家村的村民將自己的雕像擺在村子中央。
這種出盡風頭的事不一定是好事。
不行,這件事等后面需要和文致通一聲氣,讓她阻止這個行為。
回去的時候,賀時年開著車一路向下。
路過老客運站的時候,發現這里已經準備拆除。
再繼續往下,新客運站的選址,確實就是當時鄭一功家的基地。
賀時年笑笑,鄭一功這一波確實不虧。
他家的基地讓他獲利百余萬。
回到星月望景,賀時年打開了蘇瀾家的門。
蘇瀾走的時候,在他厚顏無恥的要求下,蘇瀾拗不過他,最后給了他一把鑰匙。
門打開,昨天不翼而飛的那雙白色拖鞋又整齊地擺放在那里。
賀時年笑了笑,拍了一張照,放在手機中。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