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賀時年按時起床跑步,洗漱,下樓。
七點半,龐小龍和郭小兩人已經等候在樓下。
賀時年的專車也到了,洗得嶄新黑亮。
龐小龍給賀時年開門,自己又坐了進來,郭小坐在了副駕。
“走吧!”
龐小龍詢問:“賀書記,路線上怎么看?”
賀時年道:“順路看吧,我主要想基本了解一下企業入駐情況,歷史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接下來幾人邊走邊看。
從早上七點半開始到十點半!
賀時年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將東開區的企業都基本走了一遍。
了解了生產經營,產值產能,環保,土地規模,占地等情況。
對于個別企業,賀時年還看了他們的報表和數據。
不過,賀時年只是看,并未有任何表態。
最后一家的時候,那家企業特意安排了午宴。
但賀時年并沒有留下來吃飯。
現在還不是和這些企業親近的時候。
他上任初始,有必要抬一抬自己的架子,以便后面的工作更好開展。
如果一來就打成一片,這不是好事。
回去的路上,賀時年詢問龐小龍和郭小兩人。
“看了一個上午,你們兩人都有什么想法呀?”
郭小向來口直心快,先說道:“這些企業的數據都有上報的,昨天我也拿了一份給賀書記。”
“但是我發現,他們上報的數據和親眼看到的有些不符。”
賀時年道:“不是不符,是有嚴重水分。按照我們今天看到的,他們的產值產能根本達不到上報的數字。”
龐小龍有些冒冷汗,他是黨政辦主任。
雖然不是直管,但這些材料數據都需要經過他的手向上呈送的。
此刻賀時年說水分很重,嚴重不符,他的心就提了起來。
郭小道:“是的,數據的水分很重,不僅達不到投資規模,就生產規模也達不到,更何況員工數量和帶動當地就業。”
龐小龍有意撇清自己的關系,便道:“賀書記,要真是這樣,這個問題就大了。”
“縣里只看數據,而這些數據又需要通過我們向上匯報。”
“如果這件事到時候暴雷,我們難辭其咎······責任都在東開區”
郭小又道:“龐主任說得對。”
“據我了解,當時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時候,在稅收,土地,政策,優惠條件方面都給予了支持。”
“其中,尤其是稅收和土地是大頭,足見縣里是有誠意的。”
“與這些政策優惠對應的是,縣里要求了相應的產能產值產量。”
“我估計問題出在企業身上。”
“這些企業享受了土地,政策,稅收以及營商環境上面的優勢,但卻在產能產值方面弄虛作假,欺上瞞下。”
龐小龍接話道:“對于企業的監督和管理,管委會專門有一套班子。”
“他們每天負責巡邏溝通協調,基本和企業打成了一片。”
龐小龍的外之意是這些人一定知道內幕。
“這種現象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我不相信這些人看不出其中的貓膩。”
賀時年看著窗外,微嘆一口氣。
“他們不是看不出問題,而是不想看出問題。”
“縣里對企業的產值產能有明確要求,企業達不到,又想享受政策上的優惠。”
“那就只有在數據上作假······由此一來,必然形成了利益輸送關系。”
“也就是有人打通了上面的某些關系,沆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