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壇之會
歲寒三友傾力應付著謝王孫的奇招快劍,已沒空再細想下去。
雖然他們三人已到了劍法與內力混而為一的高深境界,可以用內力彌補劍招中的細微破綻,但遇上了有如半個趙青附體的謝王孫,縱然全神貫注地默契聯手,仍然占據不了半點上風。
越是交手,越有一種憋屈、煩悶之感。
而作為他們對手的謝王孫,心靈卻越來越空徹清明,原本對歲寒三友的懼意盡去,全心傾注于劍法之中,已無恐懼或歡喜的余暇,自然而然地使出了一招招超出他生平想象的絕世劍招。
漸漸的,他體會到了先祖“天下天蠶壇之會
要不是謝王孫的內力只有普通一流好手的水準,在如此超負荷的運使之下,百余招就會力竭;以及寒梅在關鍵時刻使出了幾式妙著,此戰歲寒三友也只有落敗的結局。
話說,寒梅的那幾招劍法雖然不成體系,但還算不錯,而且跟孤松、枯竹的風格大不相同,難道是得到過了玉羅剎的指點?
趙青心中思索,雖然沒聽說過,玉羅剎什么時候有使過劍,但到了他這個境界,指點一下寒梅還是不成問題的。
轉瞬之間,一百招已過。
謝王孫后退收劍,望著冷汗涔涔而下、神情羞愧慌亂兼而有之的歲寒三友。
究竟是成名數十年的前輩高人,幾乎敗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手下,在交手時尚沒有心思細想;
戰斗結束之后,感受到唐天縱、唐天儀與門外群眾異樣的眼光,三人只覺臉面全失,頗有幾分不知所措之感。
“閣下劍法高超至極,一戰成名,孤松心中佩服。不知可否留下名姓,我們日后有空閑時,必將在江湖中宣揚你的名聲。”
孤松在歲寒三友中年紀最大,處事也更老練,很快做出了適當的反應,沉聲開口道。
“綠水湖,神劍山莊,謝王孫。”眼中猶豫之色一閃而過,謝王孫肅然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