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醉酒的人本來仗著學了點本事,想做個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伸張正義之人。
不曾想,今天似乎踢到了鐵板。
他回頭看了一眼深深插進地面的筷子,嚇得雙腿打顫,還差點就尿了褲子。
那幾個帶頭宣傳負面消息的“水軍”,見事情鬧到這樣,紛紛互相看了一眼,起身要離開當場。
就連說書的也趕緊收拾東西要走。
幾人前后一起往外走,可是就在要到店門口的時候,一把筷子驀然迅速從天而降,插在酒樓的大門口,攔住了幾人的去路。
“你們就說,是誰讓你們散布這些謠的?”
陳不凡從樓梯上踱步往下走,并輕飄飄問到。
說書的包括配合著造謠的一共五人,全都杵在原地不敢動彈,唯恐一動便有筷子扎過來。
見幾人都不說話,陳不凡直接掏出一把短刀,先是在說書人的面前晃了晃,然后又在其它人面前晃了晃。
那刀身在陽光的映襯下,泛動著刺眼的光芒。
陳不凡驀然一甩手,那刀身便自說書人的頭頂飛過。
頓時,說書人頭頂的發髻連同發冠被一同削落,披散在雙肩。
“我說我說,是宮里的一位公公要我們造謠陳不凡。
好像...好像是兩人之間有過節!”
說書人害怕了,當下便如實招來。
宮里的公公,還和我有過節?
陳不凡思來想去,想不到是哪位公公和他有過節?
難道是小太監被誤認為公公?
可是他也沒有和哪位小太監有矛盾啊?
“那人叫什么名字?”陳不凡又問。
說書人搖頭說:“我們是收人錢財替人辦事,對方并未透露自己的身份。
只是聽聲音有些娘,還愛伸蘭花指,他又說他是宮里頭的人。
我便推測他是哪位公公,尋常的小太監沒這么闊氣。”
陳不凡點頭,然后說:
“我記得你們的面孔,下次若是再被我撞上你們造謠陳不凡。
那便不會像這次一般輕饒,滾!”
“是是是...”
五人爭先恐后逃離了酒樓。
此時,旁邊的看客們恍然大悟:原來是造謠的,怪不得和之前聽到的北疆戰事的故事版本不一樣呢!
陳不凡結了賬便也離開了酒樓。
在場的所有食客中,有一個尋常百姓的粗布衣服打扮,卻是眼中閃動著銳利,尤其是雙手手指上有著厚厚的老繭。
他親眼目睹了在酒樓的這一出鬧劇,便也結了賬離開,朝著皇宮方向走去。
這是一位臥底在民間的錦衣衛。
所以,今天在酒樓造謠陳不凡的一出鬧劇,自然也是傳到了建安帝的耳朵里。
建安帝聽了之后,只是吩咐下去留意一下這位公公是誰。
“陳不凡率先回京,走到今天才到達京都。
朕猜測他應該會先來進宮見朕。
張公公,你去準備些茶點,不能薄待了我們的大功臣。
至于封賞,等北疆將士們回到京都后,再來一并封賞好了。”
陳不凡離開酒樓后,也確實是直奔皇宮而去。
他和建安帝一起坐下聊起了北疆戰場發生的主要事情。
等從皇宮出來的時候,已經將近傍晚了。
陳不凡在北疆戰場立了大功回來的消息,已經在整個京都傳開。
自從他回來后的第二天,便每天都有不少京都中的勛貴來登門拜訪。
因為陳不凡不僅是今科狀元,還立了大功,又是朝廷新成立火器司的主要負責人。
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他未來必定成為朝中新貴,得先籠絡巴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