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長,王主任,你們好!”梁詠彥連忙起身,和兩位一一握手。
“早就聽說過小梁你了,年輕有為啊!”
李科長笑著說道:“張處長經常提起你,說你創業的勁頭十足。”
“是啊,年輕人就應該這樣,敢想敢干!”王主任也跟著說道。
梁詠彥謙虛地說道:“以后還請兩位多多指教。”
李科長說道:“小梁你公司注冊的事情,我已經聽張處長說了,這次我們來就是想幫你協調這個事。”
王主任也熱情地說道:“我們都支持你這樣的年輕人創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
張處長接著說道:“小梁,李科長和王主任都是非常正直、熱心的好干部,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群眾也很關心。以后你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他們幫忙。”
有了幾位政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梁詠彥的公司注冊手續很快就順利完成了。
……
拿到營業執照的那一刻,梁詠彥感覺手里沉甸甸的,像捧著一塊金磚。
這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他夢想的。
梁詠彥興奮地給張處長打了個電話:“張處長,成了!多虧您和李科長、王主任的幫助!”
張處長爽朗的笑聲從電話那頭傳來:“好好干,有什么問題盡管來找我!”
掛了電話,梁詠彥立刻開始行動。
他在村子里租下了一間寬敞明亮的廠房。
陽光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灑進來,照得整個空間都亮堂堂的,嶄新的生產設備散發著金屬的光澤。
自從有了新的生產基地,梁詠彥事必躬親,從原料采購到生產流程,再到產品包裝和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
“小劉,糯米的采購一定要把好關,必須是當年的新米,而且要符合國家標準。”
梁詠彥對采購員小劉說道。
“梁總,您放心,我都是去正規的糧油批發市場采購的,每一批糯米都經過嚴格的檢驗。”小劉認真地回答道。
“檢驗報告呢?拿給我看看。”梁詠彥說道。
小劉立刻從文件夾里拿出了一沓檢驗報告,遞給梁詠彥。
梁詠彥仔細地翻看著,確認無誤后點了點頭:“很好,一定要保持這種嚴謹的態度。”
他又走到生產車間,對正在操作機器的年輕技術員小王說道:“小王,油溫一定要控制好,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這樣才能保證江米條的酥脆度。”
“梁總,我知道,我一直按照您定的標準操作,油溫一直控制在180度到200度之間。”
小王指著溫度計說道。
梁詠彥拿起一根剛炸好的江米條,放入口中,細細品嘗。
“嗯,不錯,酥脆可口,火候掌握得很好。”
他又走到包裝車間,對負責包裝的員工小李說道:“小李,包裝一定要精美,而且要密封好,防止江米條受潮變軟。”
“梁總,我們用的都是真空包裝,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江米條的新鮮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