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句話在官場當中,很多時候是非常有道理的。
鄭青云或許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在林振東來到富民縣之后,因為他的強勢,讓自己的底氣也足了很多。
正因為如此,也讓鄭青云不自覺的放松了警惕,所以才會出現之前差點被楊東方和顧婉瑩算計的事情。
哪怕就在剛剛,在馬援朝已經提醒了自己的情況下,鄭青云居然還在覺得無所謂。
可是。
隨著馬援朝的那句話說出來,鄭青云就好像被人當頭一棒似的,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老書記,我錯了。”
鄭青云老老實實的說道:“我不應該盲目自信。”
“很正常。”
馬援朝卻笑了笑,隨意的說道:“年輕人嘛,都有自信過度的時候,不過你千萬要記住,無論如何不能隨便相信別人,明白么?”
“明白了。”
鄭青云連忙點頭,對于這種金玉良,他當然是相信的。
兩個人又聊了幾句之后,鄭青云掛斷電話,這才邁步來到了唐小舟的辦公室。
“書記,忙著呢?”
看到唐小舟正在看文件,鄭青云笑著問了一句。
“沒什么。”
唐小舟隨口說道:“黨委的一些事情,我簽個字咱們再聊。”
說著話。
他便開始快速看起了文件。
鄭青云也不著急,自顧自的在沙發上坐下來,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拿起旁邊的雜志看了起來。
零六年的媒體,遠沒有后世那么發達。
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主要還是報紙、電視和雜志。
至于互聯網,在大多數人眼里只不過是不務正業的孩子們打游戲、聊天的工具而已。
這可不是鄭青云胡說八道,而是事實。
為什么很多人對《意林》、《讀者》這種胡說八道式的毒雞湯深信不疑,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吃了消息閉塞的虧,根本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勵志小故事,都只不過是瞎編亂造罷了。
就比如現在這個雜志上面寫的,比如“日本餐飲業規定盤子必須洗七遍”,一位國內留學生偷懶,被日本老板用試紙檢測出清潔度不達標。在她狡辯之后,整個日本餐飲業都拒絕錄用她。
看到這里,鄭青云都已經無語了,印象里他怎么不知道鬼子那邊有這樣的規定?
不過想想倒是也很正常,這種雜志現在都已經快要被淘汰了,也就富民縣這樣的偏遠地方還有。
基本上內容都差不多,起手先是用小故事彰顯外國人的美德,包括且不限于日本人的匠人精神,歐洲人的誠信態度,美國人的創新思維。
結尾升華處必要內省反思,為什么我們國內孩子思維僵化,不守信用,溺愛嬌縱。
總而之,就是九零后、八零后必然是垮掉的一代人。
搖搖頭,鄭青云沒有再看下去,而是把雜志放到了手邊。
“青云同志,有事兒么?”
唐小舟也看完了那份文件,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之后,笑著對鄭青云問道。
“是有個好消息要跟您匯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