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清幽的雅閣里。
“嫂嫂,多年未見,你身子骨還是這般健朗!”
萬松書院的山長周從吾自從去了臨安任職,已多年不曾回京。
沈老夫人笑盈盈朝他介紹,“這就是我那走丟了的小孫女,一別十幾年,我都有曾孫了。”
姜玉楹欠身行禮,又讓顧小寶行了跪拜大禮。
周從吾連忙招呼他坐下,笑呵呵道,“這孩子看著就機靈,可是已經開始啟蒙讀書了?”
顧小寶脆生生回道,“識得幾個字,粗淺地學了《三字經》《千字文》和《幼學瓊林》什么的,另外還喜歡聽娘講故事。”
周從吾一臉慈愛,笑著問道,“好孩子,你這個年歲興趣第一,能看這些已經不錯了。那可有描紅練字?”
顧小寶朝娘親看了一眼,繼續答道,“學的是顏體,娘說顏魯公字如其人,是個值得學習的蓋世英雄!”
周從吾微微頷首,贊許地看了一眼姜玉楹,“不錯,看來你母親把你教得極好!”
轉頭看向沈老夫人,“嫂嫂,還有一事想向你請教。有個老翁富有天下,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體弱多病,恐不長壽,二兒子能文能武,野心勃勃,三兒子資質平平是個富貴閑人。他這份家業該傳給誰啊?\"
沈老夫人眸光浮現出一絲恍惚,朝廷局勢波云詭譎,齊王、太子、壽王三方,此消彼伏也不知道何時才是個頭。
她回過神來,溫和的視線陡然變得銳利起來,“當年,漢高祖劉邦預立了惠帝為太子,卻因喜愛趙王如意而曾欲另立太子,遭到叔孫通等人的死諫,最終卻給劉如意招來了殺身之禍,祖宗禮法,不可撼動啊。”
自古以來,“嫡”和“長”“賢”便是儲君的首要條件,即使是皇帝想要廢除都很困難。
她端起茶,抿了一口又道,說了幾句推心置腹的話,“你可還記得沈家的祖訓!我們啊都是半截身子快入土的人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天大的事自有高個子頂著。你就甭瞎操心了!”
周從吾臉色變了變,他自然知道沈家的祖訓是忠于皇權!
別人都恨不得去爭一爭那從龍之功,英國公府歷經三朝,屹立不倒,還能權勢更勝,榮寵不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提前買的馬,都會是最終的勝出者!
所以他才會有這一問,權勢沒有人會嫌棄。
沈老夫人的話雖未明說,姜玉楹卻聽懂了弦外之音,沈家戰隊的也是太子!
讓她詫異的是,祖母果真是有大智慧啊!
難怪像周從吾這種朝中之人都會來探她的口風。
周從吾笑呵呵道,“嫂嫂說得對,我這次回來,暫時不打算走了,萬松書院山長一職,我也已稟明朝廷,暫由副山長代任。正好有空可以教教這個小家伙。”
沈老夫人喜笑顏開,“那敢情好了,這小子有福了。”
他們又閑聊了些閑話,會約定好了正式拜師的相關事宜,在沈老夫人的示意下,姜玉楹便帶著小寶先行離開。
她心里明白,他們還有事要商議,這次拜師的事看似是他們沈家有求于周從吾,可人與人最長久的相處便是利益交換。
萬松書院的山長恐怕也不例外!
她想起昨晚東宮里查出齊王暗樁的事,便覺得山雨欲來!
剛上了馬車,便有人給姜玉楹遞了一封信函過來。
她眉頭微蹙,吩咐馬夫,“去鞠場!小少爺想玩蹴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