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一大早的早朝上。
朱瞻墡就宣布了皇帝的旨意——再開恩科。
百官們都沒有什么意見。
畢竟這一次那是人家皇帝老子的意思,他們再怎么想反對,也不敢明著來反對皇帝。
更不用說,他們早已被如今執政的監國給殺得膽寒。
再想著站出來反對,都得提前先摸一摸自己的脖子。
問問自己:
“腦袋還在嗎?”
“還想在嗎?”
“不想了是吧?”
不過,對于陛下親自下旨要采取新的試卷,就用上一次監國殿下推行的新科舉理念。
還是讓他們有些震驚。
甚至開始不甘心起來。
這是徹底要斷絕他們傳統儒生考取功名的路。
這恩科,可不是恩,完全就是——威!
一些官員們想要反對。
但是這一次的旨意可是皇帝下的。
所以也就不敢出面,正面的抗拒這一道圣旨。
上朝的時候。
他們不敢多。
下朝后,又趕緊都湊到了一塊。
得抓緊想一個對策!
這是要絕了他們兒孫的官路,還有徒子徒孫們的仕途啊!
一個禮部的官員,拽著自己的小伙伴們,悄聲說道:
“怎么辦?這一次如果真的這樣執行新科舉,下一次春闈,肯定不會再有我們江南的學子了。”
其他朝中大臣。
也是湊過來,紛紛發。
“沒錯啊!這種玩法,別說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了,咱們的人以后估計連進士都達不到,咱可就沒人能在日后的朝中上下照拂了。”
“你們還談的是這?你們都沒有發現關鍵問題,那就是咱們的兒孫們,日后這還怎么考?你家老大,我家老二,都是正兒八經找老先生教出來的,都是走八股文的老院士……,這下可就全完了。”
“噓——!你們可安靜點吧,還嫌這奉天殿外的血腥味不夠重?當心咱們被推到午門外……,到時候,一個個都得人頭落地。這恩科可是皇上的意思,陛下的手段可比咱這位殿下要狠辣百倍。”
“是呀,十族都在咱的身后掛著呢,不能陪著咱們作死。”
“附議。”
“贊同。”
“+1。”
大家紛紛達成了一個共識。
那就是誰都不想死。
那就先得過且過吧。
此時此刻,士大夫階級,文人集團的軟弱性、妥協性,可以說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就這么一群人,真是怕得要死。
生怕有點兒壞事禍事,沾到自己的身上。
眾人就這么走到宮門口。
忽然,兵部一個官員,喊住眾人,“——等等,我有了!”
“哈?”
“啊?”
“有啥?”
“懷了……?”
幾人都是一臉錯愕,望著這個兵部的小伙伴一臉懵逼。
“你們亂說啥呢,過來過來。”
兵部這個官員招呼大家湊攏過來。
接著小聲與眾人說道;
“我想到一個辦法,既不用得罪陛下和監國,也不用正面抗爭這一次的新科舉,只要用了我這個辦法,我們也不用冒任何的風險。”
三人行,必有一個大聰明,必有一個點子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