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打仗。
每個人都猶如一顆顆釘子一樣,必須待在自己待的位置。
任何一點紕漏都不能出!
后退,后退,不斷地后退!
等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
到了敵人已經深入到,跟王陽明他們一個很近的位置。
敵人又要讓騎兵發起新一輪的沖鋒了!
見狀。
王陽明露出腦袋,高聲大喊:
“——全軍聽令,前后輪轉!”
一聲令下。
王陽明這一部的士兵們,開始朝著身后齊齊撤盾離開。
前后輪轉,陣法再生變化。
玩軍陣,果然是屬于老中人的浪漫。
這是從骨子里誕生出的紀律,又從紀律中形成的藝術。
戰爭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而老中人將這一門藝術在冷兵器時代,給玩到了出神入化,至臻化境的程度。
是后世的西方人,都得跪下來喊一聲祖宗的存在。
是一本《孫子兵法》,他們都得拿去當做自家頂級軍校的教科書。
也是讓他們永遠無法接受老中人崛起的關鍵!
老中一旦恢復到漢唐明這樣的時代。
世界都會顫抖!
王陽明厲聲大喝,
“弓弩手——!”
幾十個錦衣衛,紛紛把他們裝備的連弩從腰間身后取下。
自然沒有什么弓弩手。
都是錦衣衛們暫時代替的。
錦衣衛擁有著強悍的武藝,也有著各類的兵器和暗器。
算是特種部隊的特種裝備了。
這連弩其實是一種小型手弩。
但穿透力很強。
而且可以連續發射。
缺點只是射程而已。
畢竟小而強,犧牲的正是射程。
這種配備給錦衣衛個人,執行任務的連弩型手弩,射程自然比不上強攻勁弩,更比不上車弩。
但在這一處山谷,跟即將要沖上來的敵軍們作戰,這種手弩正好合適。
距離夠近——!
按照朱瞻墡的想法,他是打算給錦衣衛裝備高科技機關武器匣——“大明十三勢“。
“聽命——!”
王陽明高舉帶血的長刀。
冷靜自若地指揮。
“不要慌——!”
他不急不慢。
控制著大家的節奏。
他的目光也緊緊盯著對面沖鋒而來的一排騎兵。
“準備!”
“放——!”
一聲令下。
幾十個錦衣衛形成三排的箭矢火力網。
全速咻咻咻,朝著敵軍勁射而出。
這些箭矢連續不斷地朝著敵人射出。
弩箭穿透力極強。
還是連弩。
就跟不要錢一樣,直接射完了一整個機匣的箭矢。
幾十個錦衣衛三排高低落差不同。
就這么射殺掉了,最前面幾排敵軍鐵騎的生命。
布甲豈能防得住?
更別提他們胯下的戰馬了。
一瞬間,慘叫大作。
還未沖到王陽明他們跟前,敵人一排排的騎兵就紛紛落下馬來。
也導致他們身后的騎兵,也跟著人仰馬翻。
這時,王陽明又是大吼一聲,
“橫刀陣——!”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