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那這大軍,將由誰為統帥?”
楊士奇問道。
朱瞻墡看向了于謙。
三楊和太子順著朱瞻墡的目光,也落到了于謙的身上。
至于于謙,一臉難以置信地指著自己,
“啊?不會是微臣吧?”
“是你,就是你了于謙,不是你還能是孤不成?”朱瞻墡笑道。
“微臣行嗎?”
“你行,你可太行了,于謙。”
“那……,臣于謙領旨謝恩——!”
次日的早朝上。
朱瞻墡親筆頒布了一道圣旨。
當著百官們的面。
宣布最近一個月內,京城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準離開京師。
京師的幾處大門都要嚴防死守,盤查來往出入京師的人。
甚至連出城的貨物都要仔細檢查。
在京的官員,他們的畫像都分配到了看守城門的士兵手中。
任何一個在京的官員,都休想在這個月內離開京城。
這個圣旨一頒布。
就引起了朝廷的動蕩。
甚至導致朝廷的群臣們,都有些不安分起來。
紛紛在猜測,監國為什么要這樣做!
朱瞻墡沒有多說一句話。
直接將王陽明他們送上來的罪證和供詞,全部發下給百官們一一過目。
他都不想多看一眼群臣的表情!
朱瞻墡只是站起身來,
走下龍椅,
來到群臣們中間,
高聲說道:
“福王謀逆,商賈造反,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員,暗地里都在做謀逆朝廷的事!他們,那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他們將江南的百姓們置于水火之中,還培養黨羽傀儡,還想要把持朝廷?”
說到這兒,
朱瞻墡頓了頓,
他環顧一圈四周站著的文武百官們,見大伙的神情似乎都偽裝得很好,都是面露驚訝的樣子!
不由得淡然一笑。
都是千年的狐貍,給誰唱聊齋呢?
既然都是官場上的老狐貍。
那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諸位愛卿,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這小小的福王還敢欺天?就算陛下遠征在外,孤也能料理了這朱家的不肖子孫。”
朱瞻墡的話敲在群臣的心中。
他們比誰都懂得觀察局勢,比誰都明白站隊的重要性。
一個個都不發表論。
但心底里也都有了一些準備。
朱瞻墡繼續說道:
“孤已經調集了五萬大軍陸陸續續奔赴江南,這里面配備的都是朝廷最新的火器,那些火器想必愛卿們都知道,那有多厲害吧?”
“就這福王還敢造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那樣子,哪里像太祖的子嗣?尖嘴猴腮的樣,滿臉都是狼子野心!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孤非得宰了他!”
群臣聞都是渾身一顫。
對于監國的本事,他們可太清楚了。
一時間,那些暗中投靠福王的人,都不禁為福王捏一把汗。
看似福王人馬眾多。
但大家都覺得贏的肯定是這個監國殿下。
只因為監國從執政以來,給大家帶來的震驚太多了。
而且給群臣的壓迫感太強!
朱瞻墡又道;
“錦衣衛這兒,得到了一份情報,這里面都是江南書院資助過、拉攏過的朝中官員們。”
“那群商賈也是有意思,干著喪盡天良的事,但真到了要殺頭的時候,一個個又怕得要死……,恨不得把他們祖宗有幾根毛都給吐出來。”
此一出。
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們,臉色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