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王陽明,而是沖著新上任的一省父母官來的。
他們要一個說法。
質問左布政使為何要弄得江南人心惶惶?
于謙不已經抓過一批了嗎?
水災都已經平復了,
為何無緣無故又要亂抓人?
你這一省長官是怎么當的?
以后還怎么管理本地?
跟著這群本地官員的,還有那些本地的商人們。
他們這一次是不打算采取罷市了。
有了之前跟朝廷抗稅斗爭的經驗,
他們也學聰明了!
這一次,他們換了一個辦法:
——不給工人發工資!
這里面有采茶織布的,也有礦山開礦和碼頭搬貨的,甚至還有在當地各個地方打工的工人……
一時間江南的各行各業,百行百業的工人們,全都拿不到了工資。
都領不到他們這個月應得的工錢!
現在可是月底。
就是該拿工錢的時候。
而且伴隨著工人們拿不到錢,一些平日里負責收菜收糧甚至收魚收肉的販子們,也都紛紛關門,他們不收貨了!
平日里要給他們供應貨物的小商販甚至老農們,一個個都找不到了大買家!
人家不是罷市,
人家只是不收了——!
而且這群人還打出了告示來:
“朝廷亂抓合法商人,這生意是不敢做了,老板連夜帶著小姨子跑了,生意誰愛做誰做,這錢都去找朝廷要去——。”
而且不單單只是如此!
最要命的一點,
那就是昆山地區的百姓們,忽然又全部返回了昆山。
水是退了,但他們全部聚集到了修建大壩的地方!
他們開始阻撓起了水壩的修建。
理由就一條:
——你們修水壩壞了咱昆山老祖宗們的風水。
因為就在大壩修建的不遠處,就是他們昆山的墳地。
昆山的百姓們,他們的祖祖輩輩都埋在了那里。
他們嚷著祖宗不高興了,
這里壞了祖宗們的風水。
一時間,整個江南,
——一片大亂!
百姓鬧事,市場混亂,官場惶惶……,
一切的麻煩,猶如亂麻一般,全部冒了出來。
此時的王陽明。
在風暴的中心。
但所有人似乎都沒有指向他。
在中心,卻沒有被風暴給刮到一樣。
此時的王陽明,
就坐鎮在承宣布政使司的衙門里。
身旁還有另外三個大人。
打著瞌睡,掌握一省軍政大權的都指揮使,
還有吃著小點心的提刑按察使。
最后則是那已經焦頭爛額,
來回不停踱步的左布政使!
外面的聲音,越發的嘈雜。
王陽明依舊老神在在,
繼續閱讀手中的公文。
至于另外二位,也差不多。
一點兒也不慌。
似乎,這里急的只有一個,——那左布政使!
左布政使那是左看看右瞧瞧,他唉聲嘆氣不斷,最后走到三人跟前,沒好氣道:
“巡撫大人,還有二位大人喲,求求你們行行好,發發慈悲,救救我這個補鍋匠吧!我現在頭頂頂著這么一大個雷,我若是出事了,這雷難免也會劈到三位吧?”
左布政便指著天,一臉無語,接著,又是拍手,又是嘆氣,又抱怨道:
“唉!外面現在都翻了天了,你們三位是——睡的睡,吃的吃,還有看公文的?”
“你們是老爺,我是你們的孫子,咱就說,看看孫子的小命上,救救下官這個孫子成不成?”
“外面都說水災都退了,怎么還亂抓人?都是沖著下官來的!他們都快把我這個左布政使的十八代祖宗,都問候有一百遍了!”
越說越氣!
越氣越說!
“巡撫大人,那水壩的工地,現在還堵著一大群百姓呢,這工期耽誤了,你腦袋保得住,那你是有監國撐腰,我可沒有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