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之夜》現世后,駱墨在小提琴的圈子里就聲望很高,特別是在年輕人中。
他那個駱神的外號,就是被這群人喊出來的。
而這一次的《d大調卡農》,里頭又運用到了小提琴。
所以一經發布,就在這個圈子里引發了轟動。
“絕了,這三把小提琴絕了!”
“任何學小提琴的沒有聽過這首曲子,我都會傷心的,ok?”
“輝煌樂團也很牛逼啊,出來的效果太好了!”
“我老師剛剛問我為什么跪著聽曲。”
“人與人的差距為什么就這么大,駱墨,永遠滴神!”
孟陽光看著這些論,絲毫不覺得夸張。
里頭呢,肯定帶點玩梗元素,但是,那股敬佩,以及對曲子的喜愛,是溢于表的。
說真的,駱墨本人,是把自己當作嗩吶圈的人旳。
雖然,他也不知道有沒有嗩吶圈這玩意存在……..
他自小學習嗩吶,在嗩吶上花費的精力,比鋼琴和小提琴加起來還要多一些。
但是,由于他在《創造偶像》里最先帶來的是《告白之夜》,且這首曲子實在是太火太火了,流行性太強了,在短視頻平臺里被人拿來瘋狂使用。
以至于小提琴圈的人都一致把他判定為——自己人!
當然,隨著《d大調卡農》的鋼琴版出現,再加上他還是鋼琴天才少女丁小余的師父,這四舍五入一下,明明是和我們鋼琴圈更親!
孟陽光在群聊里,還留意到了一句話。
“我倒要看看,那群酸狗還有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這次還會放什么狗屁!”
他很清楚,這個群友是在說哪些人。
這個世上,存在著太多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了,特別喜歡去站在鄙視鏈的高處,鄙視這個,鄙視那個。
聽個經典老歌,就要看不起聽新歌的。
聽個純音樂,就要看不起聽流行歌曲的。
聽個古典,就看不起現代。
聽個小眾,就看不起大眾。
其實,如果真的要劃分一個鄙視鏈的話,輝煌樂團其實是站在鄙視鏈的高處的。
這也使得很多人還稱輝煌樂團也墮落了,和駱墨還有鳳歌組合的合作,便是向流量屈服!
駱墨太火了,太流行了,太大眾了。
那么,在這群人眼里,他就是很低級。
“我們古典樂圈,交響樂圈……..各種圈,不干凈了!”
孟陽光看著群聊里的論與表情包,忍不住打開微博,去搜索了一下輝煌樂團。
果然,輝煌樂團里的很多成員都專門發了微博。
每個人發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有很多重復的字眼。
比如“我很榮幸”,“很高興能達成這次合作”,“是人生一大幸事”等。
除此之外,大量的大師級人物,也都在各大社交平臺盛贊《d大調卡農》。
有些人夸贊的內容,讓一些網友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跨世紀的作品?”
“真有那么夸張嗎?我只是覺得很好聽而已。”
“傳世之作都來了?這個詞可不能亂用的!”
“哇,這作品真的是世界級的嗎?這么離譜!”
可是,這群人是什么級別的存在?
都是國內最頂尖的!
是被冠以家這個稱謂的人,是鋼琴家,是大提琴家,小提琴家,指揮家,作曲家…….
他們是最具有發權的一批人。
商業互吹這年頭很流行,但吹也不至于這樣吹吧,好歹也有個上限。
這讓孟陽光都看傻了。
他覺得自己已經算是認識到了《d大調卡農》的厲害,卻沒想到,還是低估了它!
這不會真是一首……..世界級的作品吧?
………
………
周六晚,《d大調卡農》的兩個版本,就都沖到了新歌榜的前二十。
這首曲子沒有周一到周五的累積數據,但試聽和下載量,著實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