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水鄉烏城進行話劇巡演的周佟,此時才剛剛回到酒店的房間里。
這幾天,他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他現在每到一處地方,一到機場就會引發圍觀。
以往,大家見到他,都喊不出他真名,他以為這次也會是一群人喊他:“謝玉。”
可是,在一聲聲的“謝玉”里,這幾天經常會摻雜著“周老師”,“佟叔”之類的聲音。
而且每次話劇巡演,在入口處都會有粉絲提早準備好的鮮花,甚至是大型花籃。
其中,不乏一些同行明星贈送的花籃與禮物,恭賀話劇巡演可以圓滿成功。
這些明星,可能以前有過合作,可能是在什么商業活動上見過,可能是以前影視學院的同學…….
但,大多聯系不怎么密切。
圈內人,很多人都是:“誰火就跟誰玩。”
不少明星和她們背后的團隊都很敏銳,一看周佟最近憑借《瑯琊榜》人氣飆升,肯定要來套套近乎。
周佟從不關心微博上的漲粉勢力榜,這個榜單和他們這群人,沒有任何關心。
他還是在朋友的電話里,才知道自己居然這幾天一直在前五掛著。
這讓周佟感慨良多,甚至每天夜里,都會一個人坐在酒店的沙發上,什么事都不做,什么都不去想,就直接走神一個多小時。
曾經,在十幾年前,周佟也是標準的小鮮肉長相。
只是那會兒的影視圈,小鮮肉不吃香,也難扛大旗。
他熬啊熬,各種演配角,努力打磨演技提升自我,然后迎接他的是——給新時代的小鮮肉作配。
放眼如今的影視劇行業,有多少中年演員,可以拿到主角的劇本?
有多少資方愿意在他們身上投錢?
又有多少本子,是為了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而寫的?
就算有,也不是周佟可以接觸到的。
對于他們這些實力派演員來說,有一種莫大的悲哀:“自己喜歡的本子,人家不搭理你。找到自己的本子,自己又幾乎不喜歡。”
有些角色在選角的時候,周佟也會內心火熱的去參與競爭。
換來的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灰意冷。
這個時代,仿佛不愿意給他們機會。
甚至有些時候,你在劇組演得很好,導演還會把你拉到一旁跟你談心,潛臺詞就是別演這么好。
你演的太好了,主角接不住你的戲。
這不僅不利于主角的口碑,也不利于整部劇的口碑,觀眾在看的時候,也會覺得不好看,不舒服。
周佟有些時候也很想說:“那為什么不能換個主角?”
可他心里又很清楚,如果主角不是那個人的話,劇組都不會搭建起來,他也壓根接不到這個活兒。
資方就是為了這幾個流量明星投錢的,而不是為了他。
——《沒錢拍個雞毛》!?
他就算演得好,就算出彩了,就算演出了飆演技的神級名場面,劇組和資方都不會拿這些片段出來,作為宣傳。
為什么?
因為那些流量才是力保的對象。
為何這些人就算塌房,還有很多人出手力保?
因為他們身后牽扯到的資金,可能不僅僅是幾個億那么簡單。
金錢所編制的巨網,有一根又一根的線,綁在這些流量明星身上。
周佟這類人,不過是巨網的縫隙里,隨時可以掉出去的“漏網之魚”。
就是這些諸多亂七八糟的原因,使得這個風氣越來越差,越來越病態。
但駱墨無所謂啊。
實際上,周佟等人之所以火了,也是因為駱墨工作室在不留余力的進行宣傳。
宣傳的不僅僅是謝玉這個標簽,也有周佟本人。
“你們接不住他們的戲,我接得住啊。”駱墨有什么好怕的。
力壓老戲骨,他還做不到,還有一段路要走。
但至少兜得住。
這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瑯琊榜》越來越火,且里頭的全員都越來越火。
這種東西,是會產生連鎖反應的。
一個人去圈粉,和十個人一起去圈粉,效果能一樣?
駱墨的巨網里,有把他們都給編織上。
你們不是“漏網之魚”,你們是我網的一部分根基。
這幾天,周佟開始被很多人主動上門聯系了。
其中,不乏一些大導演和大編劇。
讓周佟感到失望的是,他們找到自己時,并不是帶著本子,或者帶著角色上門的。
因為他們手頭壓根沒有。
這年頭——資本,決定了創作。
你寫出來沒人投錢,那不是白寫?
這讓周佟意識到,這些導演和編劇,其實也并沒有變。
他們看上的,依舊不是自己。
而是因為自己背后也有了流量。
他們不是上門找人,他們也只是先和新任叔圈頂流,建立一個初步的合作意向。
在酒店里簡單洗漱后,周佟就收到了駱墨發來的微信:“佟哥,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把?”
周佟沒有直接回復,而是點燃了一根香煙,叼在嘴里深吸了一口。
他只回了一句話:“有本子嗎?或者角色寫好了嗎?”
結果,駱墨給出的回復是:“大家這么熟了,瞧不起誰呢?”
周佟看著這句話,直接掐滅了手中的香煙,打開了房間的窗戶。
水鄉的夜風吹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