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蘭被黃主任安頓在江鎮郊區的一個小院子里。
她安頓下來之后,開始絞盡腦汁地思考翻盤的辦法。
她最大的依仗,就是前世的記憶。
她知道未來幾十年國家的經濟走向,知道哪些東西會變得值錢,知道哪些技術會成為風口。
她想起,雖然她實力不行,但到底是靠著程月寧給的技術,一步步走上神壇,眼界還是有的。
她雖然不懂那些復雜的技術原理,但為了應付演講,那些技術報告,她都背下來了。
雖然現在投機倒把是重罪,但再過一兩年,政策就會松動,到時候做生意就不再是罪名,而是光榮的“萬元戶”。
她只要再熬兩年就行了。
所以,她現在不能再有投機倒把的想法,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
她忽然想起來,前世,程月寧除了搞科研,還有一個很賺錢的副業。
那就是——做翻譯!
重生回來前的她,對英語一竅不通。但現在的她,是帶著前世記憶的。她搞科研不行,但早就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
在這個外語人才極度匱乏的年代,這就是她最大的資本!
蘇若蘭的眼睛,重新亮了起來。
她立刻開始行動,利用黃主任的關系,四處打聽哪里需要英語翻譯。
她相信,只要讓她抓住機會,她一定能再次站起來!
就在蘇若蘭另謀出路的同時,程月寧他們準備去京都的團隊,也組織完成。
馬上準備啟程,去京都了。
學校這邊,也很快確定了赴京的日期。
所有人都擠破頭,爭取名額。能去京都開會,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寶貴的資歷。
名額確定,有人歡喜,有人憂。
出發那天,所有去京都的人在學校門口集合。此時在學校門口的,不止有參會的人,還有送行的人。
這次和上次下鄉考察不同。
上次考察,除了教授有專車接送之外,其他人都要自行乘坐交通工具前往。
這次,他們是代表著學校,去京都開會,所以學校給安排了車。
農學院的默認程月寧三人會去,但依舊有人吃味。
陳衛東也申請了去京都的名額,但最終被刷了下來。
此刻,他看著被眾人簇擁在中間,意氣風發的程月寧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覺得,程月寧是項目的核心,她去,理所應當。
可劉娟和何春花憑什么?
特別是劉娟,她之前犯了錯,學校頒獎的名額,都給她刷下來了。
憑什么她們能去,反而是自己這個拿了獎的,卻去不了?
越想,心里越不平衡。
一股酸意涌上心頭,他沒忍住,陰陽怪氣地開口了。
“程月寧同學,真是恭喜你們啊,能代表咱們學校去京都,為校爭光。”
他說著恭喜的話,但語氣卻是酸溜溜的。
這話一出,周圍熱鬧的氣氛,瞬間安靜了些。
程月寧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沒說話。
陳衛東見她不搭理自己,心里更來氣了,聲音也大了起來。
“做你的朋友真好,咱們農學院那么多同學都為大棚項目付出了心血,也敵不過能當你的朋友。”
他說著,還特意看了劉娟一眼。
他這話,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一些同樣沒選上的學生,也跟著小聲嘟噥起來。
“是啊,我們也都羨慕呢。”
“他們也是命好,和程月寧分到一個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