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蓄功行
修身蓄功行
陳傳知道是「宿素」的藥效開始起作用了,同時感覺到,自身異化組織開始有了些微生長的趨勢。
而同一時刻,絲絲縷縷的光芒在靈相那若虛若幻的軀體內逐漸生成,看去竟與正在經歷生長的異化組織近乎一致。
這其實是因為靈相就是他自身的拓照,所以此刻體內較為明顯的變化也由此映現出來。
不過這是很正常的,本體的每一分蛻變,靈相都會跟著變化,并不需要他去刻意去壓制什么。
靈相會在他每一次戰斗和每一次修行之后逐漸強大起來,直至最后「接渡天橋」,那便達到長生觀之境了。
而通過服用一定的藥物來刺激異化組織的生長,無疑也能加速這個過程。
現在的「宿素」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這東西不愧是用來做丹藥的,哪怕是他也能感受到其中猛烈的藥力。
在接下來五六天的時間里,他的異化組織幾乎沒有停下過生長。直到快要進入十月中旬的時候,這個速度才漸漸放緩下來,可即便到了這個時候,藥力也還沒有完全被他消化,仍舊在緩慢的產生作用。
同時他也發現,自身異化組織在此過程中不曾產生過度生長的跡象,通過自我檢視能發現,察覺出這其實并不是石蓮子的作用,而是他本身的異化組織足夠容納這份力量。
他思考了下,認為這可能是自己以前所未見的根基突破此限的,所以對于旁人來說足可稱得上霸道的藥性,對他而只是稍微有些猛烈,還遠夠不上對他造成損害的地步,放在他身上,居然算得上是一劑真正的良藥了。
這樣石蓮子似乎沒能起到作用了,有些浪費了。不過沒有關系,因為他此回帶回來的有強功效的異化組織并不止一個,既然自身的身體足以承受的住,那就再順帶多服用一個好了。
這一回,他挑選了一個名為「丹鼓」的異化組織。
交融地的天空上端有一種常在那里飄行近乎氣態的群居而生的生物體,名叫「天鯉」,其體內會生出一種丹珠。
一般的丹珠有價值但不高,可這種東西一旦遭遇雷擊,就有概率促使某一條天鯉的生命層次發生蛻變,而在雷擊之日找到這一條并得采下丹珠,就是這種「丹鼓」了。
在很多玄教的儀式和丹方之中,這東西都是作為較為重要的一味藥出現的,
基本不會缺席。丹鼓可說可遇而不可求,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找尋,而單獨服用效果也不錯,能攻除穢毒,讓精神力量永久性的提升,對異化組織同樣也有促生作用。
副作用不是沒有,單獨服用這種東西,異化組織都有一定概率產生畸變,還容易產生某種幻覺,要知到了某個境界后,幻境可不見得是虛無的。所以在舊時代,前者需用藥物調配來削減負作用,而后者則需要通過一定的玄教儀式來解決。
放在他這里,前一種問題由石蓮子的殘余藥效負責解決,后一個問題么,在貫通了大明光式之后,已經不可能影響到他了。
他將裝「丹鼓」囊袋拿了出來,這里面一共裝有七枚鴿蛋大小丹珠,拿出之后可見呈現淡青色澤,放在手心上時,精神上竟能感應到似遠處雷聲那種沉悶聲響,并且有微微酥麻之感,倒是不愧這個名字。
他拿起此物,一枚枚吞服了下去,前后吞下了六枚之后,耳畔立不由聽到了隆隆打鼓聲響。
而原本放緩的異化組織又一次被推動起來,這一回蓮子沉淀在體內的力量開始逐漸釋放,安撫著其中躁狂的效力。
這一次,藥力持續發散了四五天,而靈相之上也由此生出了微微的光華,可以見到內部閃爍著絲絲縷縷熒光組成的纏繞纖維,有些部分不再是單純的映照,
而是跟隨著他的一呼一吸擴張收縮著,一起參與了從外部攝取能量。
他的靈相原本差不多十米高下,現在在經過了這兩次服用后,又向上拔高了三四米。
這并不是單純外觀上的變化,巨大的體型意味著更強的力量,同時亦能吸攝更多的能量,無論是修行還是戰斗都是一種高幅度的提升。
陳傳在感受到后,心中也不禁想到,如果有著充足的資源和條件,的確能大大縮短一個人的修行進程的。應帝崩亡時差不多是五十歲,照理說海量的資源堆砌,這個年紀的成就應該遠不止他之前的表現。
這很可能他單純就是靠這些來提升自我,而沒有花多少力氣去修煉。但如果只靠消耗資源就能上進,恐怕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勤修苦練的。
可這樣越到后面,所需資源就越多,恐怕也是如此,這位才會去尋找一個「
(請)
修身蓄功行
登仙」捷徑,結果看起來卻反而被那謀算之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