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就在張林內心驚濤駭浪之際,一個響亮的掌聲突兀地響起。
是李國濤。
這位能源集團副總激動得滿臉通紅,大力拍著手:
“妙啊!鄭書記這招絕了!三方共管,公開透明!這辦法好!治標又治本!”
他的大嗓門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瞬間打破了沉寂。
緊接著,如同連鎖反應一般。
“有道理!群眾監督才是最長效的監督!”
錢研究員的聲音。
“引入外部力量,倒逼政府和企業規范自身行為,這思路值得推廣!”
省發改委某處長。
“公開透明,確實是化解信任危機的不二法門!”
叫好聲從不同角落響起。
支持鄭儀方案的聲音迅速匯聚成一股不小的浪潮。
在黨校這種高度強調“群眾路線”和“權力公開”的環境中,鄭儀這套“陽光化監督”的方案,幾乎天然占據了道德高地。
因為它完美契合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訴求!
張林的臉色越發陰沉。
這些叫好聲,如同無形的鞭子抽打在他的神經上。
“想法很好,但過于理想化!”
張林深吸一口氣,臉上重新掛起沉穩的笑容,聲音蓋過了現場的議論。
他不能直接否定,必須用更“專業”的方式反擊。
“鄭書記的方案,理念非常先進。”
張林先肯定了一句,隨即話鋒陡轉:
“但操作層面存在巨大困難。”
他豎起手指:
“第一,法律依據缺失。村民代表是否有權查閱企業核心財務賬目?這在現行法律法規中找不到支撐!企業完全可以拒絕!強行要求,只會引發新的法律糾紛!”
“第二,代表性問題。村民代表如何產生?如何確保其公正性和專業性?如果被少數人操控,或本身就不具備甄別能力,監督反而會成為內耗和扯皮的源頭!”
“第三,成本問題。全過程公開、定期會議、公示……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一個項目尚可,若推廣開來,對基層財政是巨大負擔!”
張林的分析條理清晰,直指方案的操作困境,立刻讓不少剛才叫好的人冷靜下來,露出思索的神色。
會場再次陷入安靜。
鄭儀微笑著看著張林的反擊,絲毫沒有意外。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張市長指出的困難很現實。”
鄭儀的聲音依舊溫和,仿佛在虛心求教:
“那么,在您看來,如何在現有框架下,既能加強監督剛性,又能避免法律障礙和成本壓力呢?”
他輕輕一腳,把皮球又踢回給了張林。
你不是說我的方案不可行嗎?那請你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
張林的瞳孔微微收縮。
鄭儀這一手,更狠!
剛才他還可以用“操作困難”來搪塞,但現在鄭儀直接把“方案設計”的任務甩給了他!
他如果拿不出一個既能滿足監督剛性、又能在現有框架下運行、成本可控的方案,就等于承認了自己之前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等于向劉建華和孫志遠低頭!
可他能拿出這樣的方案嗎?
不能!
在明州那種地方,監督的剛性從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是膽量問題!是背后力量的博弈!
張林的沉默只持續了不到兩秒。
但他的內心,卻仿佛經歷了一場劇烈的風暴。
劉建華那咄咄逼人的眼神,孫志遠那充滿嘲弄的老臉,臺下那些審視的目光……都化作沉重的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
就在這時。
“時間差不多了。”
班主任林教授的聲音如同天籟,適時響起,打斷了這令人窒息的僵持。
他看了一眼手表:
“今天的案例分析很深入,各組提出的方案各有側重,也引發了非常激烈的思想碰撞。”
“這恰恰達到了我們模擬推演的目的,在思想交鋒中深化認識,提升復雜局面下的研判和協調能力。”
林教授巧妙地回避了對任何方案的直接評價,將這場差點失控的爭論重新拉回“教學目的”的軌道。
“課后,大家可以繼續思考,也可以查閱更多類似案例。我們下次研討,還會繼續圍繞‘監督與執行’這個核心問題深入探討。”
“現在,散會!”
張林幾不可聞地松了口氣,緊握的拳頭在身下悄然松開,掌心里全是冷汗。
林教授如同救火隊長般宣布散會,這給了張林一個完美的臺階。
他立刻恢復了市領導應有的從容,率先站起身,微笑著向林教授點頭示意,然后邁步向教室外走去,步伐穩健,沒有絲毫慌亂。
但他的內心,早已驚濤駭浪。
鄭儀……這個看似溫和無害的年輕人,今天這一手“三方共管、陽光監督”,簡直毒辣!
表面上是在調和矛盾、提供方案,實際上卻是在逼他張林暴露底線!
逼他在黨校這個平臺上,在省里無數眼睛的注視下,表明他對“權力監督”和“資本約束”的真實態度!
這個年輕人,絕不是什么初出茅廬的書生!
他是一條潛藏在水下的毒蛇,不出手則已,出手就是致命的殺招!
必須盡快摸清鄭儀的底牌!
他背后站著誰?徐省長?還是……省里其他力量?
張林一邊走,一邊快速思考著對策。
強硬打壓?
在黨校這種地方,鄭儀頂著支部書記和徐省長紅人的雙重光環,顯然不行。
拉攏?
上次送茶葉被拒,已經碰了個軟釘子。今天又被狠狠將了一軍,再貿然示好只會顯得自己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