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點半。
“觀瀾會所”。
一個隱藏在城市核心區、外表毫不起眼、內部卻極盡奢華與私密的所在。
星耀集團董事長杜維明親自在門口迎接。
他五十歲上下,保養得宜,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休閑西裝,笑容儒雅。
“羅老!久仰大名,終于把您盼來了!快請!”
他熱情地迎上來,姿態放得很低,卻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主人氣勢。
周正秘書長、徐有成主任、張副市長都在。
“杜董事長客氣了。”
羅教授微笑回應。
會所內部,低調的奢華感撲面而來。
沒有金碧輝煌的裝飾,卻處處透著昂貴的質感和藝術氣息。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
包間名“觀海”。
巨大的圓桌,足以容納二十人就餐,此刻只坐了核心的七八人。
餐具是頂級骨瓷,水晶杯折射著柔和的燈光。
穿著考究的服務員無聲地穿梭,動作精準如同儀仗隊。
杜維明沒有先提正事。
他就像一個好客的主人,熱情地介紹著每一道菜品。
“這是今天早上剛空運到的挪威深海鰲蝦……”
“這是我們澤川本地特有的黃魚,只有冬季才最肥美……”
“這湯頭,是國宴大廚吊了三天的高湯……”
珍饈美味,一道道端上。
頂級茅臺酒液金黃醇厚。
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絡。
周正和徐有成話不多,偶爾和杜維明交換一個默契的眼神。
杜維明談笑風生,話題輕松隨意。
“羅老,您看我們澤川這片海。”
杜維明舉杯指向窗外夜景。
“十年前,還是一片灘涂荒地。現在,已經是世界級的港口群!這變化,靠的是什么?”
他自問自答:
“是李書記的雄才大略!是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也是我們這些企業,敢想敢干,敢把真金白銀砸下去!”
他語氣充滿感慨:
“不容易啊!光是龍灣新區那塊地,為了說服那些老頑固搬家,為了把路修通,為了把水電管網鋪下去……我們星耀,光是前期投入,就是天文數字!”
他話鋒一轉,看向羅教授,眼神變得誠懇:
“羅老,說實話,這趟您來,我心里既高興又有點忐忑。”
“高興的是,省里這么關心澤川,關心龍灣,說明我們這條路走對了!”
“忐忑的是……”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喝了口酒。
“怕您聽了外面一些捕風捉影的閑話,對龍灣、對星耀產生誤解。”
他放下酒杯,語氣沉了些:
“樹大招風啊!龍灣這塊蛋糕太大,盯著的人多,眼紅的也多!有些自己沒本事進來分一杯羹,就想盡辦法搞小動作!散布謠!告黑狀!”
他拍了拍胸口:
“我杜維明行得正坐得直!星耀做的每一筆生意,拿的每一塊地,都是真金白銀,公開透明,經得起任何審計!”
“當然,”
他語氣放緩,帶著一種“坦蕩”的無奈。
“這么大一個工程,牽扯幾十萬人,怎么可能沒點磕磕碰碰?拆遷補償,總有幾家覺得不滿意,想多要的;工地施工,也難免有點小摩擦……”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有些人嘴里,就能被無限放大!”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羅教授臉上,帶著一種“推心置腹”的誠懇:
“羅老,您是省里的大專家,站得高,看得遠!我希望您看到的是澤川的大局!看到的是龍灣這個超級引擎,對全省、甚至對國家戰略的意義!”
“不能因為幾只蒼蠅嗡嗡叫,就懷疑我們澤川的發展方向!”、
杜維明的話音落下。
包間里陷入一種微妙的安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羅文斌教授身上。
鄭儀握著酒杯,心中卻在思考這番話的潛在意思。
杜維明這番話,表面自陳清白,實則綿里藏針,暗藏玄機。
第一:抬出“李書記的雄才大略”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直接將星耀、將龍灣項目綁上了李天為的戰車。
質疑龍灣、質疑星耀,就是質疑李天為的核心政績和戰略權威!這是最堅硬的護身符。
第二:將開發過程中的“磕磕碰碰”輕描淡寫地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蒼蠅嗡嗡叫”,直接定性為微不足道的雜音,是“眼紅者”的“小動作”和“告黑狀”。
將潛在的質疑和證據,先行污名化、無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