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室內,白熾燈刺眼的光線下,劉平坐在鐵椅上,雙手被銬在桌面。
他比半年前消瘦了許多,眼窩深陷,但眼神卻出奇的平靜。
鄭儀站在單向玻璃后,看著里面這位曾經的臨州市工信局局長。
“劉平,你知道自己的處境嗎?”
審訊的警官冷冷問道。
劉平抬頭,嘴角竟泛起一絲微笑:
“我說過很多次了,我認,我全都認。那些項目審批,那些特批文件,我都簽過字。但我不認罪。”
“違法事實確鑿,你還敢狡辯?!”
警官猛地拍桌。
劉平不為所動,眼神直直看向前方,仿佛透過墻壁看向更遠的地方:
“十年前臨州是什么樣子?財政收入連發工資都困難,每年靠省里轉移支付才能勉強維持運轉。”
“這不是你們違法的理由!”
警官厲聲道。
“違法?”
劉平忽然笑了,聲音嘶啞。
“臨州要發展,就得打破常規!沒有張松林特批的那些項目,臨州現在還是全省墊底的貧困市!”
“開發區十六家企業,有十家是通過我們特批進來的。但這十家企業創造的稅收,占了全市工業稅收的40%!”
劉平的聲音突然提高。
“這些年解決了多少就業?拉動了多少gdp?現在倒好,出事了就是我們的錯?那些享受了發展紅利的人呢?他們沒責任?”
審訊室內外突然安靜下來。
劉平的眼神里透出一種近乎癲狂的執拗:
“我和張松林唯一做錯的,就是沒把省里那幫人喂飽!如果我們當時多分幾塊肉給他們,現在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么多‘問題’了?”
鄭儀的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皺。
“胡說八道!”
警官怒斥。
“你這是在污蔑組織!”
“污蔑?”
劉平嗤笑一聲。
“你們自己清楚。開發區那些企業的股東名單,你們敢不敢查到底?有幾個是真老板?有幾個是替人代持的?”
審訊室內外再次陷入寂靜。
鄭儀轉身走出觀察室,在走廊盡頭點燃一支煙。
煙霧繚繞中,他的眼神晦暗不明。
劉平的話雖偏激,但不無道理。
臨州這幾年的飛速發展,確實離不開張松林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官員。
他們打破常規,不惜以身犯險,甚至甘愿做“惡人”,只為了地方經濟能夠騰飛。
但問題就在于,這種發展方式的代價太大了。
環境污染、土地財政依賴、政商關系不清......這些隱患如今一一爆發,臨州正在為此買單。
鄭儀掐滅煙頭,轉身回到觀察室。
此時審訊已經接近尾聲,劉平正被押出去。
兩人在走廊里擦肩而過。
劉平突然停下腳步,看向鄭儀:
“鄭處長,你是組織部的人,你比他們更清楚。”
他慘然一笑:
“像我和張松林這樣的人,是不是注定要當棄子?”
鄭儀沒有回答。
劉平也不需要他回答,在警察的押送下徑自離開。
鄭儀站在原地,久久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