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被輕輕敲響,周揚推開門,側身讓進四位位中年人。
“秘書長,幾位負責同志到了。”
鄭儀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目光從面前攤開的文件上抬起,臉上浮現溫和的笑意。
“都來了?快請進。”
四人魚貫而入,神色都帶著幾分初見的謹慎和應有的恭敬。
為首的還是宋運輝,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他已經調整好了心態,神情沉穩。
他身后半步,跟著一位看起來更加書卷氣的中年男人,約莫五十上下,戴著黑框眼鏡,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皮質筆記本,眼神里透著學者的專注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這位是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劉清源。
最后一人,年紀稍長幾歲,身材微胖,臉上總是掛著和氣的笑容,但那雙眼睛卻異常明亮、冷靜,像是一直在觀察著什么。
這是市委機要局局長趙國奧。
總值班室主任申玉春跟在最后,他年紀最輕,約莫四十出頭,步伐利落,眼神里帶著值班人員特有的警覺和干練。
“秘書長!”
“秘書長好!”
幾人紛紛開口問候。
“都坐,別客氣。”
鄭儀從辦公桌后站起身,走到旁邊的會客區,示意大家在沙發上落座。
他自己則坐在了主位單人沙發上,姿態放松,卻自然成為目光的焦點。
周揚迅速為幾位領導端上熱茶,然后悄無聲息地退到角落的秘書位坐下,打開筆記本準備記錄。
“今天請大家來,沒別的事,就是認認門,熟悉一下,也聽聽各位手頭的工作,特別是最近有沒有需要特別留意的急事、難事。”
鄭儀端起自己的保溫杯,吹了吹熱氣,語氣如同拉家常,瞬間讓略顯緊繃的氣氛緩和了不少。
宋運輝作為辦公室主任,率先開口,把上午匯報過的市委辦基本情況、近期重點工作又簡要復述了一遍,最后補充道:
“目前最緊要的就是確保明天常委會順利召開,所有議題材料已經按流程復核完畢,隨時可以報您最終審定。”
鄭儀點點頭,目光轉向劉清源:
“劉主任,政研室這邊呢?最近在研究哪些重點課題?”
劉清源推了推眼鏡,翻開他的厚筆記本,語調平緩卻條理清晰:
“秘書長,我們目前主要圍繞書記年初點題的幾個方向展開。”
“一是明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與政策支撐研究,這個課題涉及面廣,和發改委、工信局聯動比較多。”
“二是臨港新區開發開放與制度創新探索,這個是省里掛號的重大改革試點,我們正在做前期調研和方案比對。”
“三是關于優化營商環境評估體系構建的思考,主要是針對目前省里考核指標和我們實際感受存在偏差的問題,嘗試建立更符合明州實際的內生性評價標準。”
他頓了頓,語氣稍微凝重了一些:
“另外,就是根據書記指示,我們也在持續跟蹤分析‘四海系’幾家龍頭企業的經營動態、投資走向及其對本地經濟生態的潛在影響,這部分研究……敏感性較高,一直是單線匯報。”
他說得很含蓄,但鄭儀立刻捕捉到了關鍵詞:四海系、單線匯報、書記直接指示。
這意味著鄒俠一直在密切關注四海系這個龐然大物,而且采取了最隱秘的調研方式,連他這個秘書長都還沒接觸到這條線。
“嗯,很好。”
鄭儀贊許地點點頭,臉上沒有任何異樣。
“四海系扎根明州多年,體量巨大,對經濟、就業影響深遠。我們的研究既要客觀,又要審慎。劉主任,相關的研究報告,近期也整理一份送給我,我需要系統了解。”
“好的,秘書長!”
劉清源立刻應下,心領神會。
新秘書長要接手這條線了。
鄭儀的目光又落到趙國奧身上。
這位機要局長臉上和氣的笑容不變,但眼神卻更加專注。
“國奧局長,保密和機要工作是生命線。這塊請你重點說說,當前有沒有什么值得警惕的新動向或者管理上的薄弱環節?”
趙國奧沒翻本子,顯然對業務爛熟于心,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