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儀緊隨王振國身后,踩著厚厚的積雪,穿過省委家屬院幽靜的小路。
遠處,一棟獨棟小樓藏在松柏林間,青磚灰瓦,顯得低調而莊重。
“到了。”
王振國站定,回頭沖鄭儀笑了笑。
“一會兒進去,別緊張,老徐雖然級別高,但脾氣不錯。”
鄭儀抿了抿唇,點頭:
“明白。”
他當然知道王振國口中的“老徐”是誰。
徐志鴻,現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分管財政、發改、交通等要害部門,是下一任省長的熱門人選。
如果能在王振國離開前得到這位常務副省長的關注,哪怕只是稍稍留個印象,對他未來在青峰縣的路,都會順暢許多。
門鈴按響,很快有人來開門。
“王部長來了!”
開門的是個中年婦女,滿臉笑容。
“徐省長在書房等著呢。”
“小鄭,你也進來吧。”
王振國側身示意鄭儀跟上。
踏入客廳,暖氣撲面而來,鄭儀悄然打量四周。
屋子陳設簡樸,墻上掛著幾幅字畫,書架上擺滿了經濟類書籍和文件袋,茶幾上放著一壺冒著熱氣的茶和幾份攤開的報告。
顯然,這位徐省長即便休假,也依然在工作。
“老徐!”
王振國笑呵呵地喊了一嗓子。
“人我給你帶來了!”
書房門推開,一個身形魁梧、鬢角微白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眼神銳利而溫和。他一看到鄭儀,便笑道:
“這就是鄭儀?比我想象中還要年輕啊!”
鄭儀微微低頭:
“徐省長好!”
“好,好,進來坐。”
徐志鴻招呼著兩人進書房。
“老王啊,你這徒弟還真是一表人才。”
王振國哈哈一笑:
“怎么樣,我沒騙你吧?”
鄭儀心中微動,看來王振國早就向徐志鴻推薦過自己。
書房里,三人落座,徐志鴻親自倒了三杯茶,茶香沁人。
“小鄭,我聽老王提起你好幾次了。”
徐志鴻端起茶杯,目光在鄭儀身上停留。
“青峰縣的扶貧工作干得不錯,省里幾次會議上都點名表揚過。”
鄭儀微微欠身:
“這都是組織上的正確領導和縣里同志們的努力。”
徐志鴻笑著搖頭:
“別跟我來這套,成績就是成績,該表揚的,我從不吝嗇。”
鄭儀笑而不語,心里卻略略放松。看來這位徐省長比想象中更隨和,不太喜歡官話套話。
“小鄭啊……”
徐志鴻突然話題一轉。
“老王馬上要上調中央了,你知道吧?”
鄭儀神色微斂,點頭:
“王部長跟我提過。”
“那你覺得,省里的風向會怎么變?”
鄭儀心頭一緊,這是要考他了。
他思索片刻,謹慎道:
“省里換屆是大局,無論怎樣調整,最終目標都是發展民生、推動改革。”
“而基層工作,重在落實,關鍵在于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因地制宜地推進。”
“說得好。”
徐志鴻笑了笑。
“不過我問的是風向,你覺得,哪些部門會受重視,哪些地方會變天?”
鄭儀沉吟一下,決定賭一把。
“依我看,省里下一步的重點,可能會在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上。”
“哦?”
徐志鴻目光一亮。
“怎么講?”
“這兩年,省里的經濟增速不錯,但縣域經濟明顯拖了后腿。”
鄭儀語氣沉穩。
“省會城市和幾個地級市發展得很快,可縣城和小城鎮的產業、基建、民生問題依然突出。”
“尤其是……”
他稍稍加重了語調。
“扶貧‘后時代’的產業銜接,現在雖然貧困戶數量降下來了,但很多人只是‘脫了貧’,還沒真正‘富起來’。”
“青峰縣的中藥材產業,其實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
徐志鴻點點頭,目光贊許:
“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