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書記,您看這邊。”
王建軍領著他們來到一片剛剛采收過的藥田:
“這片種的是黃芪,去年試種的,畝產干品300斤左右,市場價一斤20多塊,扣除成本,一畝地凈賺5000多!”
“比種普通的農作物強。”
鄭儀點點頭。
“強太多了!”
王建軍感嘆:
“以前種玉米,一畝地刨去種子化肥,能落1000塊就不錯了,這還不算人工。現在種藥材,村里人不用再背井離鄉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高琳忽然問道:
“有銷路嗎?”
“有!”
王建軍拍著胸脯保證:
“李局長早就聯系了省里的制藥廠,簽了保底收購合同,還注冊了合作社,統一加工銷售。”
“你們村多少人參與了?”
鄭儀問。
“去年頭一年,就十來戶敢試,今年看到收成了,全村都搶著要種!”
王建軍的臉上寫滿自豪:
“現在不光我們村,周邊幾個村子都找上門來,想跟著種呢!”
鄭儀和高琳跟著王建軍走遍了大半個藥材基地,又走訪了幾戶已經嘗到甜頭的村民。
每家的喜悅都溢于表,他們不用再背井離鄉去城市打工,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可觀的收入;老人們不再孤單,孩子們有了父母陪伴,村里的空心化問題有了明顯改善。
回程時,高琳一邊開車一邊忍不住感嘆:
“王支書真是個實干的人。”
“嗯。”
鄭儀望著窗外,聲音有些飄忽:
“農村缺的就是這種人。”
高琳悄悄從后視鏡看了他一眼,發現這位平日不茍笑的副書記,此刻嘴角竟掛著一絲罕見的笑意。
“李局長和王支書他們......”
高琳斟酌著詞句:
“是真心為老百姓考慮的。”
鄭儀收回目光,忽然問道:
“你呢?”
“我?”
高琳一怔。
“你想做什么樣的干部?”
鄭儀轉頭直視著她,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照進靈魂。
這個問題太直接,也太犀利。
高琳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她想起外公的教誨,想起舅舅復雜的面孔,也想起了這些天跟著鄭儀看到的一切。
青峰縣的問題如此之多,但又處處蘊含著希望。
“我......”
她咬了咬唇,終于下定決心:
“我想做點實際有用的事。”
鄭儀笑了,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少見的笑意:
“這回答不錯。”
他頓了頓,語氣忽然變得認真:
“以后你跟我跑項目吧,不只是整理材料那種。”
高琳心頭一震,猛地轉頭看他。
“看路。”
鄭儀提醒道,但眼中的鼓勵絲毫未減:
“我想培養幾個能干事的人。”
這句話的分量太重,高琳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她知道,這意味著鄭儀愿意給她機會,愿意栽培她,而不只是把她當作一個可有可無的助手或者周陽的外甥女。
“我會努力的!”
最終,她只能鄭重地承諾。
鄭儀點點頭,重新望向窗外。
北方的冬日銀裝素裹,卻分外妖嬈。
青峰縣縣委會議室。
鄭儀站在窗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目光掃過下方各位常委的表情。
周陽神情肅穆,紀委書記趙剛緊皺眉頭,常務副縣長劉志軍目光閃爍,其他人則各懷心思。
“今天的常委會,我們討論三個問題。”
鄭儀的聲音不高,卻仿佛重錘般敲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