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儀深吸一口氣,目光漸漸堅定。
“既然如此,那我必不辱使命。”
徐永康笑了,舉起酒杯:
“江東省這臺老機器,是時候有人給它加點‘危機感’了。”
鄭儀回到自己的公寓時,已是深夜11點。
他站在落地窗前,整座城市的燈光盡收眼底。
徐永康今晚的話在他腦海中清晰回響,江東省病了,安逸得太久,危機意識早已麻木。而眼下,他鄭儀站在這盤大棋的關鍵位置,手里捏著產業升級的第一枚棋子。
半導體、新能源、高端制造……這三塊硬骨頭,他必須啃下來。
他打開電腦,調出華微電子和三江大學半導體的詳細資料。
華微電子的董事長于華曾是省國資委的人,徐哲旭的老同學,整個華微的管理層幾乎都是國企老派作風,每年拿十幾億補貼,技術卻停滯在28nm制程工藝,良品率還低得可憐。
而三江大學的李教授團隊,在碳化硅襯底材料上已經突破,卻因為華微卡著產業鏈資源,始終無法量產。
鄭儀的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很快調出一張江東省半導體產業鏈的分布圖。
他瞇起眼睛,忽然發現一個異常,華微電子近三年的主要訂單,全都來自一家名為“江東星科”的子公司,而這家子公司又控股了五家設備代理商。
“有意思……”
這些代理商無一例外,都在以“技術服務費”的名義向華微電子輸送利益,而華微則用政府補貼款支付天價采購費。
鄭儀迅速檢索這幾家代理商的法人信息,果不其然,全是于華親屬的名字!
“左手倒右手,空手套白狼。”
鄭儀揉了揉眉心,將那些關于華微電子的證據暫時存檔。
他深知,現在不是直接收拾于華的時候,如果貿然對華微電子動手,徐哲旭和于華一定會狗急跳墻,瘋狂阻撓三江大學的技術落地。
到時候,即便是他有科技部的內參背書,也可能被地方上的利益集團聯手拖死。
“半導體專項,首先要保證三江大學的技術能落地。”
想到這里,鄭儀拿起手機,撥通了劉信鴻的電話。
“劉科長,明天一早,我帶你去三江大學。”
劉信鴻明顯愣了一下:
“鄭處長,這……是不是該先跟華微電子那邊通個氣?”
鄭儀淡淡道:
“為什么要跟他們通氣?半導體專項的錢是國家撥的,不是華微撥的。”
劉信鴻那邊支支吾吾:
“可華微畢竟是省里重點企業,他們要是鬧起來……”
鄭儀語氣轉冷:
“劉科長,你是產業處的項目負責人,還是華微電子的項目負責人?”
電話那頭一下子噤了聲。
鄭儀聲音平靜,卻不容置疑:
“明天上午8點,跟我去三江大學。”
掛斷電話后,鄭儀的眼神冷了下來。
徐哲旭和于華一定會出招。
但沒關系,他能等。
先讓三江大學的技術落地,再慢慢收拾華微電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