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確實如包工頭猜測的一般。
王琴聽到包工頭的話已經氣紅了眼,只是她并沒有失去理智,高文玥和周青都沒有反應,她也就忍了下來。
王琴不明白,明明高文玥昨晚才見過何平,她找何平去引薦,那小小的承包商還能如此囂張?
高文玥先是說道:“琴姐,做生意的頭一件大事,就是要沉住氣。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聽到后都要沉住氣。”
“再就是,不要事事想著靠別人幫忙,無論什么時候,做生意首先要靠自己。若真需要求他人幫忙,要么是雪中送炭要么是錦上添花。”
王琴似懂非懂的點頭,她明白高文玥的意思。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事事都去找何平幫忙,那生意干脆讓何平去做好了!
可不找何平幫忙,那東湖小區的承包商王峰,又怎么會愿意見他們?
高文玥的意圖很明顯,她要將家具賣給王峰。
這一點,王琴和周青都看出來了。
只是,眼下的難題是見不到王峰!
高文玥輕輕搖頭說道:“不急,他遲早會出現。”
對比王琴的焦急,周青在一旁說道:“王同志,你別急,老板心里有數的。”
經歷過在北京等到深夜的周青,他覺得此時還只是毛毛雨,他的老板一定還有后招。
與此同時,何平正在開會,會上討論的正是東湖小區的事情。
國內首次對外出售商品房,不僅老百姓們關注,上面的人也很關注,這可關系到接下來的政策走向。
要是賣的好,國家還有那么多地,可以接著對外拍賣。
要是賣的不好,那就要想一想別的出路了!
本就是改革經濟的當空,多做多試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大家總想一次就能成功。
有人笑著說道:“也許能成功呢,我記得改革中,邊疆那邊做的就很不錯,市委招待所帶頭改革,還將國有制山頭對外拍賣變成私有制,成就了家喻戶曉的高氏罐頭。”
說到邊疆經濟,何平自然有發權,他這次正是代表邊疆經濟辦參加會議。
何平略顯謙遜的說道:“還算小有成就,就像鄧領導說的那般,現在咱們有了改革的機會,那就放開拳腳大膽的干,只有敢干、肯干,才能把經濟搞起來!”
眾人忍不住連連點頭,他們正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要是順勢而為,沒準就能立上一記大功,就像此刻的何平。
雖然何平現在只是一個經濟辦主任,但他未來絕不止于現在的地位,誰都能看得出來,他將來只會越爬越高。
明明是羊城的改革經濟會議,何平坐在這里像是主人一般,已經充分說明他的地位。
有人欣賞何平,有人則是忌憚何平,這樣的會議,除了羊城的人,其它人都只是旁聽者的角色,偏偏何平特殊些,受到羊城領導的青睞。
次日一早,高文玥敲響了何平房間的門。
“領導,有沒有時間一起吃個早飯?”高文玥笑吟吟的問道。
經過昨天一天的時間,高文玥已經確信,何平那天找她確實是沒什么事,也許真的只是想寒暄兩句。
既然對方沒有事找她,那她就主動找對方。
因為,高文玥真的有事找何平。
何平看到高文玥時明顯一愣,他有早上散步的習慣,剛剛正想出去散步。
“好,我知道有一家早茶還不錯。”何平含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