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玥眉頭一挑,她等著陳放說下文。
原來,陳放將高文玥的設計稿拿到玻璃廠定制時,當即就受到了玻璃廠領導的熱情款待。
現在全國都提倡開放型經濟,各大企業也都在尋找新的出路,這玻璃廠突然被大訂單找上門,他們自然將陳放視為座上賓。
高文玥要定的玻璃罐不是小數目,滿山的黃桃能做多少罐頭?
那訂單量可想而知。
偏偏這么大的生意是讓陳放一個人全權負責的,陳放知道,這是高文玥在培養他獨當一面的能力。
就連陸安寧都說:“阿放,這次玻璃廠的單子你要好好表現,這是文玥在重點培養你呢!”
因此,陳放在玻璃廠這項合作中,他是慎重無比。
陳放越是慎重,他觀察到的東西就越多。
陳放說:“玻璃罐樣品質量過關后,我跟黃經理那邊定的是1000的量,但我昨天去拿貨時,發現他們生產的量遠不止這些。”
高文玥看了一眼陳放問道:“這能說明什么問題?”
陳放的眼底流露出一股精光,他分析說:“當時我們還沒有確定加量訂購,可玻璃廠已經在加量生產,這說明他們可能一貨二賣了,或者是把我們設計的款式當作自己的東西在生產。”
高文玥露出贊許的目光,她很欣慰陳放能有這樣的意識,這就是在捍衛高氏企業的研發產權。
玻璃罐是高文玥設計的,這個使用權當然歸他們高氏企業所有。
高文玥問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陳放在說這件事之前,他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他剛剛也是在等高文玥問他這句話。
陳放說:“這款設計稿之前已經申請過專利,我決定拿著專利書去找黃經理談判,要么讓他停止生產這款玻璃罐,并賠付我們相應的使用費。要么就讓他繼續生產,洽談好接下來的使用費。”
這意思很明顯,這個使用費是要定了,就看高文玥愿不愿意讓玻璃廠繼續生產這款玻璃罐。
這就是要多和要少的問題了。
高文玥點了點頭,還不等她再度開口,陳放已經給出一個建議。
陳放斟酌著用詞說:“我覺得后者比較可行,這樣我們高氏企業又能帶來一項新的收入。正好我們新招進17名員工,這到月就要發工資的,我們賬上得多留些錢。”
在陳放看來,高文玥制作黃桃罐頭的動靜弄的很大,整個山頭的承包就花了一萬塊錢。
現在高文玥又新招了17名員工,還有一個周青,這些人到月就要發工資,這些都是成本開支,當然是能多掙一分錢是一分。
高文玥嘴角微微上揚說:“那就聽姐夫的,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吧。”
陳放的面上一喜,他的建議成功了!
陳放是知道高文玥談生意的能力,這次能得到高文玥的認可,他忍不住笑出聲。
談完了正事,高文玥這才說道:“姐夫,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多虧你和大姐過來幫我忙了。”
這一番貼己的話,讓陳放瞬間眼眶都酸了。
這不僅僅是家人的體己話,更是老板給予的認可。
這段時間,陳放忙上忙下的,比他在農村干農活時還要勞累,他也體會到高文玥做生意的不易。
但相對的,陳放在其中找到了自信,原來他還可以這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