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周青的心中不再有疑惑,他清楚的明白,高文玥是去北京推銷新產品的。
火車抵達火車站時,周青和劉婉婷齊刷刷的回頭看向高文玥。
他們第一站要去哪里?
高文玥神秘一笑,她直接帶著兩人往一條胡同路走去。
三人站在一間茶館門口,周青和劉婉婷面面相覷,這是要干嘛?
高文玥大手一拍說道:“我請你們喝茶聽書。”
北京的茶文化,一向是舉國有名。
高文玥帶著兩人走進茶館,很明顯,劉婉婷對這里更熟悉。
“要大堂中央的位置,不拼桌。再來一盤瓜果拼盤,上一壺茶。”劉婉婷熟門熟路的說道。
“好嘞,幾位里面請!”一旁的服務員熱情的將三人引到茶館內。
古風古樸的茶館內,中央有一個大臺子,中間還有一張桌子,在大臺子的四周,排放著一張張梨花木方桌。
樓上還有包廂,每一間包廂都面朝樓下打開窗戶,讓顧客們能看到樓下的情況,也是方便聽書。
高文玥還是頭一回看到原始的茶館,她在上輩子也在北京喝過茶,那是后來建立的茶館,跟這種原始的茶館還是很有區別的。
原始茶館感受的是人間煙火氣,而新式茶館喝的是檔次。
“啪……”
“上一回,咱們說到了新政策,今年咱們國家大力提倡改革經濟的發展,鼓勵咱們老百姓下海經商……”
高文玥聽著評書人在分析如今的經濟發展,她不由得感慨道:北京就是北京,他們在消息接受度上,果然永遠緊跟前端,就連一個茶館的評書人都能有此見解。
很快,高文玥就發覺到不對勁了,這位評書人說的話,仿佛是提前演練好的。
高文玥稍微一細想,她就明白了。
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國家提倡的,下面的人自然要積極響應。
然而,現在的人們,他們還停留在之前鐵飯碗的印象,大家對于下海經商的想法并不強烈。
畢竟,有穩定的工作,誰還想冒險?
可是,如果有一個人經常在你的耳邊說起呢?
那說著說著,可能就能鼓動人心。
高文玥的嘴角微微上揚,她心中立刻有了一個主意。
原本,高文玥想著,茶館里人多,她可以在這邊找到一條推銷之路。
而現在,她確實找到了推銷路。
高文玥在茶館聽的津津有味,即使周青和劉婉婷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也沒有催促。
同是中國人,大家都很關心時政和新政策,茶館里說的都是最近政策新消息,自然能讓大家耐心聆聽。
“我說,這做生意真有這么好嗎?比在機械廠上班還好?”
“好什么好?做生意多冒險,再把鐵飯碗給弄丟了,那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嘍!”
“也不是這樣說吧,這都是上面提出來的,說是南邊機會多著呢,沒準能發大財!”
“發個屁的財,你在北京城都沒有發大財,那南邊有什么?”
“你這人怎么這樣說話?”
“我說的是事實啊!”
“我看你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自己不敢就不敢唄,還說喪氣話影響別人!”
“……”
茶館內突然有人就吵了起來,大家紛紛站起來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