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殿內的那一縷陽光,里面確實充斥著灰塵,在陽光下看起來很是分明。
我想了想說:“應該沒有人會喜歡灰塵吧,這東西臟兮兮的,就像咱們的大殿,幾天不打掃,就會落上一層灰塵,而且灰塵還會遮蔽光芒。”
師父搖搖頭:“不然,其實灰塵也有灰塵的作用,這個世界如果沒有灰塵,那么你看到的天空可能就是白茫茫一片,就不會有湛藍的天空,不會有絢麗的彩虹、絕美的晚霞。因為灰塵的作用是折射和吸收光線,它能夠讓陽光變得柔和,如果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會讓我們睜不開眼。”
我恍然道:“沒錯,我們上課的時候講過,灰塵也是有作用的。”
師父笑道:“所以,這世界上任何存在都是遵循大道的規律,人不能只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事物,而不喜歡對自己沒利的事物。”
“就像現在的一些人,看到有錢人就去巴結,見到窮人連理都不會理,這就是光和塵的區別。”
“但這世界的構成就是這樣,有光就有塵,兩者各自發揮作用,缺少了任何一個,社會都會停滯不前。”
師父這番話很有道理,我思索了一下說:“是這樣的,就像我們從小的理想,人人都想當科學家,當老師,當警察,可是誰去種地,誰去蓋房,誰去打掃衛生呢?這些職業,哪個都是不可或缺的呀。”
師父點頭說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同樣的,我們不能只喜歡光,不喜歡塵,這就像是兩個不一樣的人群,如果雙方不能平等對待,差距越來越大,那么就會出問題。”
我恍然道:“師父你說的這個,好像跟政治課上差不多,這不就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嘛?”
師父笑道:“沒錯,所以這就是咱們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歷朝歷代都沒人做到,唯有咱們現在的社會主義制度,提出了這一點,所以就沖這個,這條道路就一定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我若有所思地說:“是的,這就是和光同塵的現實意義,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群體,總會有所紛爭,總會有人遇到不公平對待,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長此以往,社會就會出問題。所以,國家一直在號召發展農村,給農村修路,家家通電,這就是一同發展,就是和光同塵。”
師父說道:“道德經說,水是利萬物的,天地也是養萬物的,但從未有過分別心,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所以這就是大道的本質。我們修道的人,也要這樣,正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句話的意思,你可明白?”
我想了想答道:“水依靠天地規律而循環運行,能為世間萬物帶來利益,并且不與萬物爭奪資源和利益。而眾人都喜歡高處,不喜歡低洼,喜歡干凈,不喜歡臟污。水卻偏偏居于低洼的地方,還擅長清理臟污的地方,這就是水的優點和長處,也就是所謂的上善,就是接近道的真理。”
師父贊許地點頭:“說得很好,不愧是祖師爺的小仙苗。其實,善是指生命達到的一種境界,上善則是最高境界的善。這里的善不是善良,而是一種超然豁達的人生境界,像水一樣接近于道,才是最高層次的修為。”
師父說的這番話,讓我茅塞頓開,也明白了他老人家講這番話的原因。
師父其實是在告訴我,人生要超然豁達,修道者更要和光同塵,不計較光和塵的區別,就像鐘騰青這樣的地痞,也不必心懷憎惡,因為這一切的存在,都是符合大道規律的。
那一刻,我只覺得渾身通泰,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了,仿佛有一道光從天而降,暖暖照在師父身上,也照在我的身上。
我不由跪倒在地,拜謝師父教誨,他拉我起來,對我說道。
“講完了和光同塵,現在來說說召兵訣的事吧,你當時念了咒語,把兵馬召來,這是你的本事。但是,你只召不送,這就惹了禍啦!”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