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進京之路
劉氏也留下來,繼續主持打豆腐,兩個娃都還小,沒了周老三,但她有其他所有人的支持,生活完全沒有問題。
還有二郎、三郎和大丫、二丫,幾個小的,可以給兩處生意幫忙。尤其是二郎三郎,算得上半大小子了,林十七特意叮囑了他倆,要支楞起來,幫助經營好這個大家庭。
又特意回了一趟老家桃花村。
桃花村留守的人不多了,周老漢帶著老大和老二看管莊稼田,家里就這么幾個人,老大偷懶也偷不過去了,改了不少。至于許諾為他再娶媳婦的事,暫時還沒有著落。周婆子掐著他,不勤快點兒,多賺點錢,就別想娶媳婦的事兒。
老二和阮氏更加老實了,沒人再誘惑和瞞騙他們,也沒人再說他們的生養問題,日子平淡無奇,但對于他們來說,已經知足了。周婆子和周老漢看在心里,也沒有再提趕他們出門的事了。
林十七把家人們一一梳理了一遍,覺得沒有問題之后,才踏上了進京之路。
她,周瑯,小啞娘,就三個人。
不差錢的周瑯專門買了一輛馬車,帶車廂的那種,三人一同搭乘。
林十七為了避免路上顛簸,在馬車內和座駕上,都鋪上了厚厚的褥子。考慮到棉花沒有彈性,時間一長就板結了,就又專門回到空間訂購了一批厚海綿,墊在最下面。
周瑯連趕車人也沒要,自己就兼任了。為了這一天,他還專門找老師傅練習過駕車技巧。
林十七也有些佩服,這是個非常上進的家伙,干勁十足。
小啞娘也很積極,可能是擔心周瑯一個人太辛苦,路上主動向周瑯學習趕車技術,沒多長時間就成功畢業,就是個子稍矮,坐在車駕上有點兒影響視線,不過問題不大,路上的車很少,不至于跟別人撞上了。
最后林十七也學習起來,趕車也是個技術活兒啊,多門技術傍身總歸是件好事,閑著也是閑著,不能讓周瑯專美于前。
于是,三個人輪流趕車,一點也不累,倒是有點兒走馬觀景的輕松愜意。
當然,小啞娘有些不理解,為什么爹娘喜歡看景色,這有什么好看的?
這也是他習慣了,在林十七兩人眼中,這個世界的景色確實有很大不同,沒有工業化,草木特別旺盛,植物豐富,植被厚實,就連最常見的野茅草都比現代要高,要密實。
三人誰都沒有提路上的兇險。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
這天,馬車經過一處樹林時,忽喇喇竄出來四十多個漢子,人人手提鋼刀,其中一個打前的喝道: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這么標準的喊話,林十七有些好奇,撥開車簾探頭看過去,連帶著小啞娘也探出頭來。
但這一幕被對面的山賊看到了,頓時有個貌似領頭的漢子驚喜道: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