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不會犯法吧?
它們的賣相,比玉石和瓷器要漂亮太多了。但一問價格,這些玻璃杯比玉杯和瓷杯還要低!
于是很快,林十七都還沒正式宣傳,這些玻璃杯就傳遍了大街小巷,好多人專程趕來采買,就算不買的,也想看看這些遠洋特供的貨究竟長啥樣,怎么好多人都在談論它。
三天過后,林十七的鋪子就在整個大原城出名了,門口經常出現排隊的情況。
因為她定的價格,雖然是面向富豪的,但稍富裕一些的老百姓為了撐門面,咬咬牙也是舍得買幾個的。
她的杯子,都是最普通最簡單的貨色,在dy平臺是平均2元多一個買來的,一兩白銀現價約值400元,算下來可以買將近200個。
然后她在大原縣平均每個賣五十文,也就是半錢銀子,這樣一算,除掉本錢,嗯,好像也只賺了八倍而已。
哎,她還是太善良了。
當然,這只是簡單粗淺的測算,沒考慮其它因素。
她每天也只打算賣200個杯子,搞個饑餓營銷,細水長流。本來她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鍛煉人,改變周家經營的觀念。
家庭,也是需要經營的。
除了周老五這個掌柜,還需要其他人幫忙。
因為杯子是批發買來的,到了林十七手里,她要把它們一個個進行單獨包裝,這樣才能唬住人。
大虞國有紙,但沒有紙殼子,林十七就買來嬸子們納鞋底用的一種板子,它們是蘆葦草拼做的,刷上米糊后,就有了硬挺度,然后表面再糊上紙,這樣就可以用了,做出來的包裝盒又環保又健康,就算拿到現代去,通過3c認證都完全沒問題。
這些細活,林十七就把周家幾個丫頭和小子喊過來幫忙,同樣開工錢。反正她們在家也是跑跑腿,做豆腐的活基本上都是雇請的小工在做了,不差她們幾個。
幾個丫頭小子聽說有工錢,每天干得分外帶勁,米糊刷得飛起。
林十七每天數錢也數得手軟,
嗯,主要還是銅板太多。
然后,她每天上交五百文給周婆子。說占用了家里的資源,這是應該的。
周婆子這,這不會犯法吧?
周婆子眼眶都紅了,
“老四的書還沒讀完呢,你們就這般孝順……”
她唏溜了一下鼻子,總算沒掉下淚來,“我老婆子有老四和你這個媳婦,這輩子總算沒白活,唏……算了,娘先給你們攢起來,以后總有用得著的時候。”
林十七柔聲勸道:
“娘,對自己好點兒,只要有我們在,您不用擔心沒錢花。這點錢該用就用,不用替我們省著,您年紀也大了,難道您認為自己就該勞苦一輩子嗎?以后是該享福的時候了。”